[发明专利]一种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3721.3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亮;杨泽艳;谭志伟;张礼兵;吴毅谨;邹青;赵志勇;刘伟;蔡莹冰;王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石 内部 变形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水电技术发展迅速,以天生桥一级(坝高178m)、洪家渡(坝高179.5m)、三板溪(坝高185.5m)和水布垭(坝高233m)水电站等为代表的一批典型工程,将面板堆石坝高度逐步由100m级提升至200m级,使我国土石坝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面板堆石坝安全监测技术发展明显滞后于筑坝技术的发展,不少监测仪器适应性、耐久性、抗冲击等性能仍停留在100m级坝高的水平,对于300m级的高坝传统监测仪器已难以适应。
堆石体内部变形监测就是其中的难题之一,200m级堆石坝其监测管线长度400m~500m已是其材料和工艺极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过诸多问题,对300m级面板坝700m~1000m左右的管线长度更是无能为力,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能解决300m级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是在高土石坝内的不同断面、不同高程设置监测装置,所述的监测装置为预应力预制廊道,并在廊道内分段设置变形监测仪器。
所述的预制廊道每段长度为2.0m左右,预制廊道之间采用土工膜或沥青等填充,以适应堆石坝不均匀沉降。
本发明在高土石坝内的不同断面、不同高程设置监测装置,能监测到高土石坝内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内部变形情况。以解决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目前监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存在诸多局限的问题。在监测廊道内分段布设变形监测仪器,解决了长距离变形监测仪器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问题,同时监测廊道的设置还有效解决了土石坝内部监测仪器电缆过长和不易保护等问题,更方便了人工巡视检查。本发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高土石坝的安全监测设计和监测方法,在水电行业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土石坝监测廊道布置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监测廊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监测廊道内监测仪器布置示意图。
图中:1―坝顶,2―土石坝,3―下游坝面,4、5―监测廊道,6―坝基,7―上游坝面,8―填充柔性材料,9、10―分段布置监测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高土石坝内部变形监测方法是在高土石坝内的不同断面、不同高程设置监测装置,如图1所示中的监测廊道4、5。
所述的监测装置为预应力预制廊道,如图2~图3所示,并在廊道内分段设置变形监测仪器9、10(变形监测仪器为现有设备),如图4所示。
所述的预制廊道每段长度为2.0m左右,预制廊道之间采用填充柔性材料8(土工膜或沥青等)填充,以适应堆石坝不均匀沉降。
从监测廊道内打孔布设堆石体内部监测仪器,使得堆石体内部监测布置更具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堆石体内监测仪器电缆就近引入监测廊道,避免或减少了电缆长距离在堆石体内牵引有可能被损坏等问题。施工及运行期监测人员可通过监测廊道进行人工巡视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3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处理铝土矿的方法
- 下一篇:水合铝硅酸钠的低温湿化学分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