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载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2912.X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刘强;杨安志;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郭海彬,薛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控制 车载 空调 智能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载空调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101),用于:检测汽车乘员舱内的温度;
数据处理装置(102),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得出乘员舱内的温度差及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所述温度差等于乘员舱内预设温度值减去乘员舱内实测温度值;
模糊控制器(103),存储有以所述温度差为第一输入变量、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为第二输入变量、以车载空调的输出参数为控制量的模糊控制过程的控制规则表,用于:对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进行模糊化,根据所述控制规则表进行模糊推理,得到模糊控制量,将所述模糊控制量清晰化后,得到精确控制量,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输出精确控制量信号,其中,所述控制量包括用于控制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的循环模式选择控制量,所述控制规则表根据乘员舱空间尺寸、车载空调功率曲线和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度曲线得出;
车载空调(104),用于: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信号改变乘员舱内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手动选择装置,用于:选择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量还包括:用于控制风门执行器、风机调速模块、压缩机离合器开关、暖水阀的执行器控制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控制器包括:
模糊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进行模糊化;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控制规则表;
推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规则表和模糊化后的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得到模糊控制量;
解模糊模块,用于:根据MIN-MAX重心法对所述模糊控制量进行运算,得到精确控制量;
精确输出模块,输出所述精确控制量到车载空调,所述车载空调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改变乘员舱内温度。
5.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车载空调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模糊控制器(103)中建立以汽车乘员舱内的温度差和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为第一、第二输入变量,以车载空调(104)的输出参数为控制量的模糊控制过程的控制规则表,并建立用于将精确量模糊化的输入变量模糊集,其中,所述温度差等于乘员舱内预设温度值减去乘员舱内实测温度值,所述控制量包括用于控制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或外循环模式的循环模式选择控制量,所述控制规则表根据乘员舱空间尺寸、车载空调功率曲线和人体对温度的感受度曲线得出;
步骤二,检测汽车乘员舱内的温度,计算所述温度差及所述温度差的变化率;
步骤三,根据所述输入变量模糊集、所述控制规则表得出与同一时间点的所述温度差和所述变化率对应的模糊控制量,并将所述模糊控制量转化为精确控制量;
步骤四,根据所述精确控制量信号改变乘员舱内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量还包括:用于控制风门执行器、风机调速模块、压缩机离合器开关、暖水阀的执行器控制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前,还包括:
选择步骤,选择是否使用所述控制方法。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
将所述第一输入变量、第二输入变量均划分7档语言值数集并离散化、模糊化到各自的语言值数集中;
将所述执行器控制量划分为7档语言值数集并离散化、模糊化到所述执行器控制量的语言值数集中,将所述循环模式选择控制量划分为2档语言值数集并离散化、模糊化到所述循环模式选择控制量的语言值数集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采用MIN-MAX重心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模式选择控制参数划分的两档语言值数集为:{0,1},其中0表示使车载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1表示使车载空调处于内循环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9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磺酸盐封端聚醚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