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2891.1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余汛;邓建元;华开武;谭君璋;陈磊;吕波;张祖兴;董桥;孙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泽太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6 | 分类号: | H04B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建筑、工业和医疗应用走向无线化,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设备通常会使用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Radio Communications Sector,ITU-R)定义的工业科学医学(Industry Scientific Medical,ISM)频段,ISM频段的无线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家庭和楼宇等场所的无线自动化控制、报警与安全系统、无线测量、无线抄表系统、工业监控系统网络等应用。
一般的短距离无线接收机设置有接收机芯片以及外围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通过外围MCU来控制接收机芯片工作状态的转换,并且读写接收机芯片中的寄存器来配置接收机的功能和性能,提供解码程序等。
由于短距离无线接收机需要外围MCU配合来控制和配置接收机,因此,接收机的成本较高且功耗较高,外围MCU与接收机芯片需要对接设计,使接收机的开发使用过程变得复杂,开发周期较长,测试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以实现一种在唤醒模式及休眠模式之间交替工作的单芯片接收机,降低接收机的成本及功耗,简化接收机开发使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基于一种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发射机及单芯片接收机,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射机在预设的发射持续时间内对同一数据帧发射至少两次;
当所述单芯片接收机进入休眠状态后,若休眠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单芯片接收机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以对数据帧进行接收及处理;
当所述单芯片接收机进入唤醒状态后,若唤醒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正在接收数据帧,单芯片接收机维持唤醒状态直至接收到完整数据帧,并在数据帧完整性检测通过并解码输出后,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若唤醒时间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之前未接收到数据帧时,单芯片接收机在唤醒时间达到所述第二阈值的时刻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第二阈值指示的时间大于或等于单个数据帧的发射时间以及数据帧发射的时间间隔之和,所述发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之和。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芯片接收机,包括:
数据帧接收处理电路,用于对所接收的数据帧进行处理;
存储器,用于存储预设的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
休眠时钟,用于当所述单芯片接收机进入休眠状态后,启动计时得到休眠时间,若该休眠时间达到所述第一阈值时,触发所述单芯片接收机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
触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单芯片接收机进入唤醒状态后,若正在接收数据帧,维持所述单芯片接收机的唤醒状态直至接收到完整数据帧,所述单芯片接收机在数据帧完整性检测通过并解码输出后,触发所述单芯片接收机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
唤醒时钟,用于当所述单芯片接收机进入唤醒状态后,启动计时得到唤醒时间,若该唤醒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阈值,触发所述单芯片接收机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触发模块较唤醒时钟具有更高的触发优先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发射机,用于在预设的发射持续时间内对同一数据帧发射至少两次;
单芯片接收机,用于当进入休眠状态后,若休眠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以对数据帧进行接收及处理;当进入唤醒状态后,若唤醒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正在接收数据帧,维持唤醒状态直至接收到完整数据帧,并在数据帧完整性检测通过并解码输出后,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若唤醒时间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之前未接收到数据帧时,在唤醒时间达到所述第二阈值的时刻从唤醒状态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第二阈值指示的时间大于或等于单个数据帧的发射时间以及数据帧发射的时间间隔之和,所述发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之和。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泽太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泽太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紧急呼救装置
- 下一篇:集流体用穿孔箔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