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1377.8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荣;段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9 | 分类号: | G01N21/79;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硬脂 复合 盐中各 金属 离子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络合滴定法检测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硬脂酸盐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由于其在其他制品中的相互协同、相互补充的作用,所以常常被同时使用在制品中,如稳定剂,发泡剂、润滑剂等。所以经常有厂家生产这种复合硬脂酸盐。但发现现在根本没有一种标准可以应用于测量这种复合物的方法。现有硬脂酸钙GB/T2424-2012、硬脂酸锌GB/T3667-2012检验标准只适用于检测相应的硬脂酸盐单体,硬脂酸盐混合物或复配物该标准无法满足检测要求,但该类复配物或混合物确实存在于市场,广大客户乐于使用,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检测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准确分析硬脂酸钙锌复配物或混合物的方法,便于使用者根据所含成分合理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检测复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准确称取复合硬脂酸盐,用络合滴定法,利用不同金属离子在不同的酸碱性条件下EDTA钠溶液络合能力不同,利用不同的指示剂颜色变化判断络合终点。根据消耗EDTA钠溶液的体积,计算各金属离子含量,从而计算出其中各组分含量。
所述络合滴定法检测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复合盐中各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一定量的复合硬脂酸盐,装入碘量瓶中,记录复合硬脂酸盐的重量M g;
(2)在碘量瓶中加入10ml1+2稀硝酸、5ml酒精、10ml蒸馏水,加热上述混合物,加热至油层透明,冷却;
(3)过滤掉固体油层,将溶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5ml蒸馏水洗涤碘量瓶三次,洗涤液倒入容量瓶,加入蒸馏水至刻度;
(4)取10ml溶液至三角瓶中,用一定浓度的氨水中和至PH=8,加入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5ml、铬黑T指示剂4滴,用浓度为C 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滴定体积,记为V1;
(5)另取10ml溶液至三角瓶中,用一定浓度的氨水中和至PH=5-6,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5ml、二甲酚橙指示剂4滴,用浓度为C 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黄色为终点,记录滴定体积,记为V2;
(6) 计算复合硬脂酸盐中锌离子含量%=V2×C×5×6.538/M;复合硬脂酸盐中钙离子含量%=(V1-V2)×C×5×4.008/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操作;
(2)本发明的方法测量出的硬脂酸盐组分含量准确、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准确称取l.5g(精确到0.000lg)复合硬脂酸锌、钙盐,装入碘量瓶中,再加入10ml1+2稀硝酸、5ml酒精、10ml蒸馏水,将碘量瓶加热,加热至油层透明,冷却;过滤掉固体油层,将溶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用5ml蒸馏水洗涤碘量瓶三次,洗涤液倒入容量瓶,加入蒸馏水至刻度;取10ml溶液至三角瓶中,用质量分数为10%氨水中和至PH=8,加入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5ml、铬黑T指示剂4滴,用浓度为0.0236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纯蓝色为终点。记录滴定体积,极为V1;另取10ml溶液至三角瓶中,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中和至PH=5-6,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5ml、二甲酚橙指示剂4滴,用浓度为0.0236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为黄色为终点。记录滴定体积,极为V2;计算复合硬脂酸盐中锌离子含量%=V2×C×5×6.538/M;复合硬脂酸盐中钙离子含量%=(V1-V2)×C×5×4.008/M。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新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压力、称重传感系统芯片
- 下一篇:注入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