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及智能转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132.0 | 申请日: | 2013-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6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汤寿麟;张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智能 转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智能转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终端进行一对多数据传输,即单个发送终端向多个接收终端传输数据的数据传输方案中,若接收终端的数量越多,则该发送终端需要被占用的带宽就越大。此外,发送终端还需要负担发送管理等工作,所以上述方案要求发送终端具备良好的性能。
由此可见,基于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案,在发送终端的性能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实现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智能转发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数据传输方案,在发送终端的性能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智能转发设备根据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激活请求,激活所述发送终端对应的连接,并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传输请求,所述第一传输请求包括第一待传输信息和第一接收数据描述;
智能转发设备根据当前存储的各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确定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数据描述,每个终端对应至少一个接收数据描述,每个接收数据描述对应至少一个终端;
智能转发设备确定并激活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连接,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智能转发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激活请求,激活所述发送终端对应的连接,并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传输请求,所述第一传输请求包括第一待传输信息和第一接收数据描述;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当前存储的各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确定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数据描述,每个终端对应至少一个接收数据描述,每个接收数据描述对应至少一个终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确定并激活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连接,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智能转发设备,通过根据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传输请求确定接收终端,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待传输信息的技术方案,在终端的性能有限的情况下,仍可有效实现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转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智能转发设备根据发送终端发送的连接激活请求,激活所述发送终端对应的连接,并接收所述发送终端发送的第一传输请求,所述第一传输请求包括第一待传输信息和第一接收数据描述。
具体的,为了实现获得各终端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并存储终端发送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
102、智能转发设备根据当前存储的各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确定接收终端,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包括所述第一接收数据描述,每个终端对应至少一个接收数据描述,每个接收数据描述对应至少一个终端。
为了更加直观地描述本方案,具体举例来说,假设将本实施例的方法应用在教学系统中,所述数据描述可以用于表征不同的科目,例如语文、数学和英语,则假设当前存储的终端A和B对应的数据描述为语文和数学,终端C对应的数据描述为语文和英语、终端D和E对应的数据描述为数学;则若当前接收到的传输请求中包括的数据描述为语文,则将终端A、B和C作为该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文件的发送对象,即接收终端;若当前接收到的传输请求中包括的数据描述为数学,则将终端A、B、D和E作为接收终端;若当前接收到的传输请求中包括的数据描述为英语,则将终端C作为接收终端。
103、智能转发设备确定并激活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连接,并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所述第一待传输信息。
可选的,作为本实施例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注册信息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对应的连接与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中的每个接收数据描述与所述终端对应的连接中的一个连接对应,所述终端对应的连接中的每个连接与所述终端对应的接收数据描述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数据描述对应;相应的,103中所述确定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连接,具体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