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9330.1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烽;王剑;黄安林;蔡潮琦;姚建歆;解蕾;刘晨怡;潘年;樊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环荣电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网柜 通道 臭氧 探测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探测仪,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建立,配电网络的薄弱环节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作为配电网络的关键设备,环网柜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得到保障。因此,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作为其中的一环:环网柜内部高压放电现象,需要得到监测。而根据高压放电产生臭氧这一原理,从而根据臭氧的浓度值判别放电严重程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监测手段。但是环网柜内部放电时,各处的臭氧浓度和气压不一定相同,因此,设计能准确探测出环网柜内部各处臭氧浓度的探测仪是本申请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通过多通道布置采集环网柜内部各处的臭氧浓度以及环网柜内部气压,实现大范围的准确测量。同时,本发明具有寿命长、成本低以及能安全报警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包括分布于各环网柜内部的若干臭氧传感器、每个环网柜内部布置的一个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若干臭氧传感器一一对应的第一A/D转换器、与所述各个压力传感器一一对应的第二A/D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单片机、报警器、存储器、键盘和显示屏,其中:
所述各个臭氧传感器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A/D转换器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
所述各个压力传感器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二A/D转换器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报警器、存储器、键盘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相连。
上述的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其中,所述多通道臭氧探测仪还包括连接所述单片机的RS485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多通道布置,采集环网柜内部各处的臭氧浓度以及环网柜内部气压,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实现大范围内臭氧浓度值的准确测量。同时,本发明具有寿命长、成本低以及能安全报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用于环网柜的多通道臭氧探测仪,包括分布于各环网柜内部的若干臭氧传感器1、每个环网柜内部布置的一个压力传感器2、与若干臭氧传感器1一一对应的第一A/D转换器3、与各个压力传感器2一一对应的第二A/D转换器4、数字信号处理器5、单片机6、报警器7、存储器8、键盘9、显示屏10和RS485接口11,其中:
各个臭氧传感器1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A/D转换器3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5,采集周边臭氧浓度值,发出的模拟信号经第一A/D转换器3转化为数字信号,传给数字信号处理器5;
各个压力传感器2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二A/D转换器4连接数字信号处理器5,采集环网柜内的气压,发出的模拟信号经第二A/D转换器4转化为数字信号,传给数字信号处理器5;
数字信号处理器5、报警器7、存储器8、键盘9、显示屏10和RS485接口11分别与单片机6相连;其中,键盘9和显示屏10实现输入输出,RS485接口11实现与其他系统(诸如:计算机)的交互;存储器8用于存储数据;本实施例中,数字信号处理器5选用的型号为TMS320F2808;单片机6选用Atmel的AT89CXX系列;
本发明中,数字信号处理器5将接收的各数字信号进行分类,并传给单片机6处理分析,单片机6根据得到的压力值,判断得到的各臭氧浓度值是否超标并在显示屏10上显示,同时存入存储器8中,并在超过警戒值时通过报警器7报警。
综上,本发明通过多通道布置,采集环网柜内部各处的臭氧浓度以及环网柜内部气压,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实现大范围内臭氧浓度值的准确测量。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环荣电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环荣电力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3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