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耳菌种培养基及菌种制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902.4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星野;陈天蓉;申洁;申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洁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A01G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何晓钧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培养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野生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耳菌种培养基及菌种制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Bandoni & Zang.sp.nor.)属微生物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异隔担子菌亚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金耳又名橙黄银耳、脑耳,其子实体金黄色、气味清香、食味粘糯鲜美,是一种药食兼用菌,也是营养滋补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金耳富含金耳粘多糖、类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和独有的金耳素,其药用机理有:提高机体代谢机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调节机体代谢机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血红蛋白和血浆的含量;提高机体抗衰老、抗缺氧能力,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肝脏脂代谢,防止脂肪在肝脏积累,提高肝脏解毒功能。因而,金耳是未来最具开发潜力的保健药食用菌之一。
从栽培上分类,金耳属于一种具有伴生菌的木腐菌类,常与毛韧革菌(Stereum hirsutum)(wiud:Fr.)S.F.Gray伴生交织在一起,不能分离。故金耳是所有木腐菌中最难现实袋料人工规模化栽培的品种。长期以来,在金耳人工栽培生产中,金耳制种难题是其伴生菌毛韧革菌占优势,而金耳菌丝处弱势,使段木或袋料栽培的金耳出耳率低、品质差、甚至只出革菌没有金耳的问题,导致金耳人工栽培推广难度大,特别是金耳的袋料栽培近30年来没有关键性的突破。如何解决金耳种制备问题,是实现金耳袋料人工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耳菌种培养基;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该培养基的简便、快速制备金耳栽培种的方法,有利于实现金耳人工栽培,提高规模化人工袋料栽培金耳的品质和产量,保护森林植被。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耳菌种培养基,包括主料,辅料,微量的营养元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料为谷物籽粒,其重量比为89~94%,所述的辅料为生物柴油下脚料或菌糠,其重量比为5~10%,所述的微量的营养元素为钙、磷、硫、钾,其钙、磷、硫或钾盐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制备金耳菌种的方法,包括首代试管母种制备、谷粒母种制备和谷粒原种及栽培种制备步骤,具体包括:
A、首代试管母种制备
采用PDA培养基加入溶积比3~6%的麸皮浸汁或阔叶树皮浸汁制作成试管培养基,选取朵大、色泽金黄、无污染的金耳子实体,经消毒处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放置于温度15~25℃,湿度50~65% 的环境下培养10~15d,待种耳膨大至1~3cm时,作为金耳首代试管母种;
B、谷粒母种制备
选用籽粒饱满且无杂质的谷物籽粒作主料,其重量比89~94%,用清水浸泡48~72h,滤除水分,按重量比5~10%准备辅料生物柴油下脚料或菌糠,将辅料调湿至手握料可成团但不滴水,将调湿后的辅料与主料混合,加入重量比为1%微量的营养元素,充分混匀,然后装瓶/袋封口后,高压灭菌,用1.5㎏/㎝2 保持 2~2.5h,或常压灭菌,上汽后保持12~15h,熄火后再闷6~8h,冷却至25℃以下,接入首代试管母种,在温度20~25℃,湿度50~65%环境下培养15~20d,出现大量耳基即可作金耳谷粒母种;
C、谷粒原种、栽培种制备
按B步骤制备谷粒原种、栽培种,每瓶/袋谷粒母种可接40~50瓶/袋金耳原种;同样,每瓶/袋金耳原种可接金耳栽培种40~50瓶/袋,接种后,在温度20~25℃,湿度50~65%环境下培养15~20d至菌丝长满瓶/袋,生长出耳基可作为金耳原种、栽培菌种。
本发明利用金耳菌丝生长具有好气性和对淀粉吸收快、而对木质素吸收要依靠毛韧革菌的特点,以荞、麦、高梁、玉米、稻谷籽粒为金耳菌种的主要培养基质,即保证了金耳菌丝生长营养所需,同时抑制了毛韧革菌的生长,谷粒培养基有充足的空隙,满足了金耳菌丝生长好气性的特点,使金耳菌丝吃料快,出耳率高达100%,耳基膨大快,制种周期短,从制种到割头茬耳,整个周期为60天。袋料栽培头茬耳单朵鲜耳重150~350g,可使金耳产量增长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金耳种制备方法,实现了金耳人工袋料栽培,可满足金耳袋料规模化栽培用种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洁,未经申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