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传递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552.8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约尔格·厄斯特勒;冬明;阿尼卡·伯克尔;安格拉·黑特尔;阿努尔夫·施皮特;恩维尔·库佩约维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贝斯佩歇废气技术合资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 单元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1)、特别是机动车辆内燃机的排气系统(5)的热传递单元,
-具有至少一个加热管(16),用于运送内燃机(1)的热排气,
-具有至少一个冷却管(17),用于传导液体冷却剂,
- 具有至少一个热电发生器(13),用于由温差产生电压,其设置在该加热管(16)和该冷却管(17)之间,
- 其中每个加热管(16)、每个热电发生器(13)、每个冷却管(17)在堆叠方向(18)上相邻并形成堆叠件(21),
- 其中在每个加热管(16)和/或在每个冷却管(17)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管(28),其将其自身支撑在沿着堆叠方向(18)彼此相对的每个管(16,17)的壁部分(29)上,
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这种支撑管(28)在相应的管(16,17)中横切于它们的纵向(31)彼此相邻设置,它们通过不同的管长度和/或管端部(30)和/或管横截面而彼此区别开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堆叠件(21)沿着堆叠方向(18)加载有压力(24),它将每个加热管(16)、每个热电发生器(13)和每个冷却管(17)支撑在一起,且其中每个支撑管(28)具有圆形管横截面并通过压力(24)弹簧弹性地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8)在每个冷却管和加热管(16,17)内部彼此相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8)在端侧面上是开口的且设置在相应的加热管或冷却管(16,17)中,以便排气或冷却剂能够围绕它们并通过它们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这种支撑管(28)在其外部包括至少一个平的圆周区域(34),该支撑管将其自身局部地支撑在相应冷却管或加热管(16,17)的相应壁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却管或加热管(16,17)在其纵向端部(35)具有入口区域(36)和出口区域(37),它们在管横向方向(38)上延伸,横切于管的纵向(41)并横切于堆叠方向(18),
其中,入口连接件(39)在管横向方向(38)上连接到入口区域(36),出口连接件(40)在管横向方向(38)上连接到出口区域(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8)在纵向(31)上浸入到入口区域(36)和/或出口区域(37)中不同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管(28)具有至少一个倾斜的管端部(30),以便相应管端部(30)的管开口(32)面对入口连接件(39)或出口连接件(4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加热管或冷却管(16,17)都以半壳体设计制造,其中支撑管(28)都仅紧固到两个半壳体(42,43)之一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传递单元,其特征在于,支撑管(28)在相应冷却管或加热管(16,17)内部直线延伸并平行于相应冷却管或加热管(16,17)的纵向(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贝斯佩歇废气技术合资公司,未经埃贝斯佩歇废气技术合资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5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装置及堆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电站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