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源再生利用的液压控制主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059.2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立平;卢强;陈展;刘红光;张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再生 利用 液压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主阀,特别涉及一种能源再生利用的液压控制主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控制主阀使用过程中,当阀芯换向到R位时: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活塞受到机构及物料重力作用,会加速向下运动,一方面,活塞腔的油液被快速排出,另一方面,加速向下运动时,p流向无杆腔的流量却不能及时满足,这就会造成活塞失速下落及油缸有杆腔补油不足形成真空的不利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限制活塞下落速度,把活塞受到机构及物料重力作用的势能利用起来的能源再生利用的液压控制主阀。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源再生利用的液压控制主阀,具有端盖、阀芯、左单向阀和右单向阀;所述阀芯的两端均设有一个端盖,阀芯上具有左油口T、油口A、油口I/L、油口I/M、油口I/R、油口B、右油口T和油口P;所述端盖与阀芯之间均设有弹簧和弹簧座;所述阀芯的左右两端分别嵌有左单向阀和右单向阀;所述左单向阀由左阀座、左锥阀芯和左弹簧组成;所述左锥阀芯的锥面通过左弹簧的作用紧贴在阀芯的左锥面上;所述右单向阀由右阀座、右锥阀芯和右弹簧组成;所述右锥阀芯的锥面通过右弹簧的作用紧贴在阀芯的右锥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阀芯的中心线上具有粗中心孔;所述左右粗中心孔之间通过细中心孔连通,粗中心孔与细中心孔的交接处具有锥台孔;所述油口P和油口I/M之间设有左进油节流槽和右进油节流槽;所述油口A和油口I/L之间设有左节流槽;所述左油口T和油口I/L之间设有由左第一节流孔、左第二节流孔和左第三节流孔组成的左回油孔组;所述左第二节流孔与油口A相通;所述油口B与油口I/R之间设有右节流槽;所述右油口T和油口I/R之间设有右第一节流孔、右第二节流孔和右第三节流孔组成的右回油孔组;所述右第二节流孔和右第三节流孔均与油口B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阀座的圆周上设有左第一圆环槽、左第二圆环槽、左第一密封槽和左第二密封槽,左阀座的中心线上设有左阀座中心孔;所述左第一圆环槽通过径向设置的左阀座径向孔与左阀座中心孔连通;所述左第一密封槽和左第二密封槽均设有左密封圈;
所述右阀座的圆周上设有右第一圆环槽、右第二圆环槽、右第一密封槽和右第二密封槽,右阀座的中心线上设有右阀座中心孔;所述右第一圆环槽通过径向设置的右阀座径向孔与右阀座中心孔连通;所述右第一密封槽和右第二密封槽内均设有右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左锥阀芯的中心线上设有连通的左弹簧孔和左锥阀芯孔,左锥阀芯的右端设有一个径向圆环面的左台肩;所述左台肩的径向设有左台肩径向孔,左台肩的右端具有一个左台肩锥面;所述左台肩径向孔与左锥阀芯孔连通;所述左台肩锥面的角度小于锥台孔的角度;
所述右锥阀芯的中心线上设有连通的右弹簧孔和右锥阀芯孔,右锥阀芯的右端设有一个径向圆环面的右台肩;所述右台肩的径向设有右台肩径向孔,右台肩的右端具有右台肩锥面;所述右台肩径向孔与右锥阀芯孔连通;所述右台肩锥面的角度小于锥台孔的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近左油口T处具有左泄压斜孔;所述近右油口T处具有右泄压斜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装载机动臂油缸,挖掘机动臂、斗杆油缸等,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限制活塞下落速度,把活塞受到机构及物料重力作用的势能利用起来,实现能源再生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锥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右锥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立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