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框架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砼分类置换成套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276.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中;王向阳;顾利兵;惠凤伟;宋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鑫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框架 节点 不同 强度 等级 分类 置换 成套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框架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砼分类置换成套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框架结构中,为满足柱的轴压比要求,同时尽量控制柱截面以增大房屋使用空间。柱设计采用较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对于受弯为主的楼层梁板而言,选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是不需要且不适宜的。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及施工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国内对节点区受力性能的研究也不是很全面;传统做法节点处钢筋纵横交错,且梁端柱端和节点区钢筋都需要加密,不仅难以施工操作,而且混凝土强度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
传统做法是在距柱端1倍梁高处采用45o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然后将节点区与柱混凝土一起浇注,在柱混凝土初凝之前再浇注梁板混凝土。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有:①45o搭接面很难实现,②在浇注梁板混凝土之前柱混凝土已经过了初凝时间。而一旦这个分隔的搭接面做的不好,则很容易在梁端发生剪切破坏。而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这一问题又是不可能回避的。因此,有必要对梁板柱混凝土强度不同的节点承载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工作性能好的高层框架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砼分类置换成套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层框架节点不同强度等级砼分类置换成套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一)核芯区箍筋笼的施工:
(A)节点区箍筋做成一个箍筋笼,将柱纵筋拢入笼内;箍筋笼的具体做法是:
1)按结构图中要求的箍筋规格尺寸加工成型;
2)将φ12的钢筋作为附加纵筋置于箍筋外围的每边中部;
3)按要求的箍筋间距将箍筋与附加纵筋点焊成箍筋笼;
4)节点箍筋笼高度以每个节点处最大的梁高为准;
(B)在梁位上布置几根短圆钢,作为支撑梁钢筋的骨架;将梁下部钢筋分别套入设计要求的梁箍,从梁底高程由低到高进行梁下部钢筋的设置,将梁底钢筋伸入与其高程所在位置对应的箍筋笼处;
(C)梁纵向构造筋伸入与其所在位置对应的箍筋笼;
(D)按照梁顶高程由低到高穿入梁顶纵筋,且保证主梁的顶部纵筋在次梁顶部纵筋的上面,然后将纵筋伸入节点区箍筋笼内;
(E)按设计要求的梁箍筋间距将梁箍筋均匀摊开,并绑扎成梁钢筋骨架;梁如果有纵向构造钢筋和S形联系箍筋也绑扎到梁箍上分别勾住梁箍的竖肢;
(F)核对完梁的钢筋规格后,卸掉支撑梁筋的短圆钢,将梁筋和节点箍筋笼一起沉入模内;
(G)用铅丝将箍筋笼与柱纵筋绑扎起来;
(二)混凝土的运输:根据运输线路里程,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三)混凝土的泵送
(1)现场按施工方案要求布管,布管前检查管内是否有混凝土残留物,为减少泵送的压力损失管道固定要牢靠,尤其是斜管和垂直管;
(2)泵送前先用清水润湿管道,再用水泥砂浆润滑管道及泵机;
(3)料斗的混凝土量保持不低于上口20cm,以免泵机吸入率低或因吸入空气而堵塞;
(4)在泵管架设部位铺设竹胶板通道,预防接拆泵管时混凝土散落造成对钢筋污染;转动布料机时,用编织袋包裹好出料端,以免污染布料机旋转范围内未浇筑的梁板钢筋;
(四)混凝土的浇捣
(1)先浇筑竖向墙、柱,再浇筑水平梁、板、节点核芯区,有高低跨时,先浇筑低跨部位混凝土,在其初凝前浇筑高跨部位混凝土。当低跨部位有墙、柱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时,应先浇筑至低跨的板顶部位;
(2)采用Φ50加长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梁柱混凝土,对于节点区采取Φ30加长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3)、振捣器应该快插慢拔,每振捣点停留时间需要20~30秒,振捣间距不大于50㎝,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50㎝深;
(4)施工区域划分原则:以区域内浇筑的高、低等级的混凝土最后浇筑时间差不超过凝结时间扣除2h为宜;施工时,为确保混凝土施工缝接槎质量,采用塔吊机动进行施工缝接槎的浇筑,以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的不稳定性;
(5)浇筑墙、柱混凝土时,分层浇筑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随之浇筑梁板;浇筑时对墙梁、柱梁节点钢筋密集的核心区、不同强度混凝土交界处,加强振捣,杜绝漏振现象,确保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
(五)混凝土的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鑫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鑫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