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1806.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王书凤;王建;叶忠敬;牛晨钟;张伟;左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柏盛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四方 无缝 分区 径向 分支 三维 开发 技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回采,具体的说是一种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
二、背景技术:
伴随世界性能源需求的加速膨胀,有限的矿物性石油资源日显短缺和枯竭。在着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寻觅新能源的同时,对已采油田的剩余资源和难采资源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被重视,出现了二次三次回采的观念和相应的众多新技术。力图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改变局部地质结构和综合技术手段,打钻新井,对老井、废井二次、三次进入挖掘榨取死角油藏、残存油储和难采油储。但是这些技术的应用,由于存在较强的选择性、针对性、局限性和功利性,缺乏整体的、全局的统筹性,因而不能一次性扫除全部可采的剩余资源。为更高技术含量,更大资本投入的新一轮再次复采遗留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空间。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下二次、三次复采存在的对油储的层面死角、方向死角、距离死角、间隔死角进行选择性、渐进式开采所存在的局限性,提供一种一次性终极清扫的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其内容包括油田油井、老井、废井整体布图,复采注入井、集油井认定,无缝分区的注采单元和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技术应用,其特征是以老、残、废油田或区块为标的,以物探、开采原始资料为基础,再次物探结果为依据,划定油田范围和本次复采范围,在本次复采范围内,以老、旧、废油井的布局、走向及每个油井的径向分支和油井侧孔状况,确定注入井,并以此为中心规划画分无缝分区虚拟经线和无缝分区虚拟纬线,形成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的若干注采单元,单元内采用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技术,覆盖所有可采油层,残存死角、孤立死油区,以挤压、置换、驱赶、冲刷、汇集方式,清扫残留油、特稠油、低渗油和孤立死油。
注采单元内采用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技术,为注入井,集油井径向加深钻井、定向增加井眼分支,横向延伸钻孔,定向开窗,定向射流、加压射流、岩石压裂技术。
单个或数个注采单元可独立应用于开采中油田的残留废弃区。
本发明的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提高资源利用率:采用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划定注采单元,确认注入井和集油井,按规划和计划对整片油田或大范围油区实施二次或三次复采,通过毗邻注采单元注入井向范围内所有集油井进行双向、多向、全方位、无死角的挤压、驱赶、冲刷、汇集残存油储、直至无开采价值,最大限度挖掘油田资源,提高油田资源利用率。
2、降低油田整体开发成本:由于现有技术中一采、二采甚至三采所使用的技术特点和局限性,使每次复采均留有漏层、漏片、低渗、特低渗等储油死角,形成老、残油田特有的鸡胁区,为新一轮更高技术含量和更大资本投入的再次复采遗留了诱惑和可能。本发明采用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按规划、计划,从纵、横、多层面、无死角的一次性清扫所有可采储油,终结复采轮次,缩小开采周期,降低油田的整体开发成本。
3、降低单位产油成本:注采单元内采用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技术,创造性应用精确定位,增加钻孔,扩大孔径,侧向延伸,极限延伸,加深孔眼,针对性注入,定向射流,强化射流等高新技术,综合技术,提高动储,达到少井多产,稀井高产,提高油田整体产能,降低单位产油成本。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的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的注采单元平面示意图。
附图3为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的径向多分支纵向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井、2经向多分支、3无缝分区虚拟经线、4无缝分区虚拟纬线、5注采单元、6注入井、7集油井、8油井侧孔、9注入井侧孔。
五、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单元式四方联续无缝分区径向多分支三维注采开发技术作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柏盛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柏盛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容触摸屏的导电材料、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池塘捕鱼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