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229.3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曲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9/14;B32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交联 聚乙烯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道在北方高寒地区使用时,易出现防冻效果差等问题,而且由于管体所能承受的外张力有限,会导致发生崩裂的现象,无法运用于水压较大之处,从而造成实施耐用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在使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管道的保温、阻燃、绝热以及防冻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消抵管体内水压所产生的外张力,大幅增加管体的抗张力。
为达成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管体和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沿轴向等距分布设置至少一个的贯穿孔,管体内壁上设置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外壁上复合挤出热塑性塑料结构层,所述热塑性塑料结构层外壁上复合有发泡保温层,所述贯穿孔与相邻的贯穿孔之间设置用以区隔的夹壁。
所述热塑性塑料结构层采用聚烯烃聚合物或其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其纳米级聚合物,或聚氯乙烯或氯化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氯化聚氯乙烯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是它们的纳米级聚合物。
所述发泡保温层采用阻燃性的聚烯烃聚合物或其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材料或难燃性和绝热性的无机材料。
所述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和热塑性塑料结构层之间,热塑性塑料结构层和发泡保温层之间分别设置粘接剂结构层。
所述发泡保温层的外层设置质密层。
所述贯穿孔是三个。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管道的保温、阻燃、绝热以及防冻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消抵管体内水压所产生的外张力,大幅增加管体的抗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横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管体1和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2,管体1内沿轴向等距分布设置至少一个的贯穿孔3,管体1内壁上设置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2,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2外壁上复合挤出热塑性塑料结构层4,热塑性塑料结构层4外壁上复合有发泡保温层5,贯穿孔3与相邻的贯穿孔3之间设置用以区隔的夹壁6。热塑性塑料结构层4采用聚烯烃聚合物或其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其纳米级聚合物,或聚氯乙烯或氯化聚氯乙烯或聚氯乙烯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氯化聚氯乙烯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或是它们的纳米级聚合物。发泡保温层5采用阻燃性的聚烯烃聚合物或其与无机物的共混物材料或难燃性和绝热性的无机材料。硅烷交联聚乙烯内层2和热塑性塑料结构层4之间,热塑性塑料结构层4和发泡保温层5之间分别设置粘接剂结构层7。发泡保温层5的外层设置质密层8。贯穿孔3是三个。
本发明的一种硅烷交联聚乙烯复合管,在使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管道的保温、阻燃、绝热以及防冻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消抵管体内水压所产生的外张力,大幅增加管体的抗张力。在硅烷交联聚乙烯管上复合一层阻燃性的或难燃性的或绝热性的发泡保温层,大大提高了硅烷交联聚乙烯管的性能,扩大了应用领域,三个贯穿孔在管体内形成多个相隔的且相互连接的夹壁,可有效增加管体内壁的面积,让管体内能够有效的分散水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胜慧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径聚乙烯缠绕结构压力管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电缆扎带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