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0176.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丙来;高新运;苏秀梅;李传辉;陈霞;毛雪芹;张波强;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4 | 分类号: | C21B9/14;C21B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热 顶燃式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燃式热风炉,特别涉及一种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背景技术
据了解当前能够稳定提供1250℃以上风温的热风炉不多,特别是在高炉炼铁系统,完全使用高炉煤气能够实现平均风温1250℃以上的就更少。目前所使用高炉煤气能够实现平均风温1250℃以上的热风炉,大多是通过将助燃空气进行再加热实现的,完全利用热风炉本身结构,并且一座高炉只配备三座热风炉前提下,实现平均风温1250℃以上的,目前没有出现类似产品。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开发一种只需利用热风炉自身烟气余热就能够对助燃空气和煤气进行初步预热的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成为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助燃空气和煤气上升通道能够对助燃空气和煤气进行自预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一种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包括热风炉炉体,其特征是,所述热风炉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室,热风炉炉体顶部设有预燃室,底部设置有蓄热室,所述的预燃室和蓄热室分别与燃烧室内部相通;所述热风炉炉体的炉壁内分别设有助燃空气环形通道和助燃空气上升通道以及煤气环形通道和煤气上升通道;所述助燃空气上升通道连通预燃室与助燃空气环形通道,所述连通预燃室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的末端设置助燃空气喷口;所述的煤气上升通道连通预燃室与煤气环形通道,所述连通预燃室的煤气上升通道的末端设置煤气喷口;所述的煤气环形通道的一侧设置煤气入口,所述煤气入口连接于煤气管道;所述的助燃空气环形通道的一侧设置助燃空气入口,所述助燃空气入口连通助燃空气管道。
所述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为多个,多个助燃空气上升通道沿其热风炉炉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连通预燃室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的末端均设置助燃空气喷口;所述的煤气上升通道为多个,多个煤气上升通道沿其热风炉炉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连通预燃室的煤气上升通道末端的均设置煤气喷口,所述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和助燃空气喷口以及煤气上升通道和煤气喷口沿其热风炉炉体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的各助燃空气喷口和各煤气喷口沿圆周方向呈同向旋转倾斜布置。
所述的预燃室为半球形预燃室。
所述的预燃室为球冠形预燃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将助燃空气和煤气的上升通道布置于炉壁内,这样助燃空气和煤气在沿上升通道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吸收炉壁热量实现预热,无需在采用其他辅助设备进行加热,有效减少了设备的用量,同时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能耗。
2、该热风炉能够在只烧高炉煤气的情况下,实现一座高炉只配备三座热风炉,总设备量减少,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减少施工的难度;同时也能减少设备的检修率及维护费用,生产运行费用低。另外,在保证风温前提下节约煤气,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预燃室为球冠形预燃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预燃室为半球形预燃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炉炉体,2-燃烧室,3-预燃室,4-蓄热室,5-助燃空气环形通道,51-助燃空气入口、6-助燃空气上升通道,61-助燃空气喷口、7-煤气环形通道,71-煤气入口、8-煤气上升通道,81-煤气喷口、9-助燃空气管道,10-煤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自预热顶燃式热风炉,它包括热风炉炉体1,热风炉炉体1采用耐火材料砌体制作而成,所述热风炉炉体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室2,热风炉炉体1顶部设有预燃室3,预燃室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设置为半球形预燃室或球冠形预燃室。所述的热风炉炉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蓄热室4,所述的预燃室3和蓄热室4分别与燃烧室2内部相通。
在所述的热风炉炉体1的炉壁内分别设有助燃空气环形通道5和助燃空气上升通道6以及煤气环形通道7和煤气上升通道8。
所述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6连通预燃室3与助燃空气环形通道5,所述连通预燃室3的助燃空气上升通道6的末端设置助燃空气喷口61。所述的助燃空气环形通道5的一侧设置助燃空气入口51,所述助燃空气入口51连通助燃空气管道9,助燃空气通过助燃空气管道9进入助燃空气环形通道5内,并通过助燃空气上升通道6向预燃室3提供助燃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1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线润滑油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刺参肥及其制备、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