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汽车智能防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8719.X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克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巴颜喀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智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智能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正为越来越多的人群使用,道路上的汽车密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由此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数目惊人。据资料统计,全世界死于车祸的人数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要多。对于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的统计表明:80%以上的车祸是由于驾驶员反应不及时引起的,65%以上的车祸是由于追尾相撞。以前的汽车防撞探测通常采用超声波、激光、红外等方式来测距、测速,在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使用环境适应诸方面都存在差距,且未将汽车车速、转向、油门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因此未能获得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智能防撞装置,它由中央处理器作为主控,通过上位机毫米波雷达探测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同时采集车速,转向和加速度变化的信息,汇集后通过中央处理器软件进分析、计算、判断,然后形成指令,将指令下达给下位机,实现报警、减速、刹车动作,达到控制碰撞目的。中央处理器同时人机对话显示界面,方便系统设置。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中央控制器1、执行机构2、显示控制器3、毫米波雷达4、车速传感器5、转向传感器6、节气门传感器7、距离预留传感器8,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分别与执行机构2、显示控制器3连接,毫米波雷达4与中央控制器1连接,车速传感器5、转向传感器6、节气门传感器7、距离预留传感器8均与中央控制器1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通过毫米波雷达测量捕捉车辆前方目标,再配合车速,节气门开度及转向角的大小,通过系统软件采集数据、分析、计算、判断,从而指令执行机构动作,实现报警、减速、刹车动作,达到控制防撞目的。具有测距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全天况适用的特点。可以提供汽车全自动驾驶控制或汽车智能防撞控制选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中央控制器1、执行机构2、显示控制器3、毫米波雷达4、车速传感器5、转向传感器6、节气门传感器7、距离预留传感器8,所述的中央控制器1分别与执行机构2、显示控制器3连接,毫米波雷达4与中央控制器1连接,车速传感器5、转向传感器6、节气门传感器7、距离预留传感器8均与中央控制器1连接。
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线性调频信号产生有两种方案,一种是DDS及变频技术,另一种采用VCO直接产生。
DDS及变频技术:首先,用10MHz基准信号产生1GHz单点锁相源,作为变频基准信号。同时产生22GHz的单点锁相源;由DDS产生100MHz到300M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与1GHz信号混频产生1.1GHz到1.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然后与22GHz单点锁相源上变频产生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该信号作为上变频产生发射信号和接收机本振信号的基准信号;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与1GHz的基准信号上变频产生频率为24.1GHz到24.3GHz接收机的本振信号;由DDS产生的30MHz相位编码信号,与1GHz基准信号混频产生1030MHz的相位编码信号,然后与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上变频产生24.13GHz到24.33GHz的线性调频,由发射天线发射。
VC0直接产生技术:由VCO直接产生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作为上变频产生发射信号和接收机本振信号的基准信号;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与1GHz的基准信号上变频产生频率为24.1GHz到24.3GHz接收机的本振信号;由DDS产生的30MHz相位编码信号,与1GHz基准信号混频产生1030MHz的相位编码信号,然后与23.1GHz到23.3GHz的线性调频信号上变频产生24.13GHz到24.33GHz的线性调频,由发射天线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巴颜喀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巴颜喀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7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外线消毒容器
- 下一篇:一种可以120度旋转的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