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8051.0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云;赵婷婷;杨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N15/10;C12Q1/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缺氧 诱导 因子 荧光 纳米 核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酸序列5’ CCTCCTTCCTCCCTACGTGCT3’, 其特征为: 由合成纳米银簇序列(5’CCTCCTTCCTCC3’)和与HIF有相互作用的识别序列(5’CTACGTGCT3)组成双功能核酸(DNA), 质谱验证序列为5’ CCTCCTTCCTCCCTACGTGCT3’。
2.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以5’ CCTCCTTCCTCCCTACGTGCT3’序列为模板,在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加入由合成纳米银簇序列5’CCTCCTTCCTCC3’和与HIF有相互作用的识别序列5’CTACGTGCT3组成双功能DNA,序列为 5’ CCTCCTTCCTCCCTACGTGCT3’和AgNO3混匀后放置到水浴中,20-68℃ 加热 0.5-2 min, 最佳 1min,后缓慢降温到室温 1-2 h, 最佳1h;加入NaBH4溶液将DNA-Ag+还原成DNA-Ag, 转移到4℃环境中避光放置 1-4天, 最佳3天,即可得到稳定的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柠檬酸钠缓冲溶液的pH 5.0-6.0, 浓度为10-20 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功能DNA与Ag+的摩尔比为1:10 -1:2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NaBH4与Ag+的摩尔比:1:2- 4: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柠檬酸钠缓冲溶液的pH5.0, 浓度为10 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双功能DNA与Ag+的摩尔比1: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的荧光纳米核酸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NaBH4与Ag+的摩尔比为1:1。
9.权利要求2 制备的荧光纳米核酸银在HIF 检测中的运用,可用于定性分析细胞全蛋白中HIF的含量,并可用于区分HIF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80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