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桉组培苗的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31391.0 申请日: 2013-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3430839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1
发明(设计)人: 黄华宏;林二培;程龙军;童再康;李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3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巨桉组培苗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桉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巨桉(Ellcalyplus grandis Hill ex Maid)原产于澳大利亚,为高大乔木,具有速生、丰产、抗盐碱、耐寒等特点,是用材林、沿海防护林、生态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近年在我国南方各省已建有一定规模的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基地,现在随着西部大开发及长江、珠江防护林工程的实施,退耕还林的进展加快,巨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其种苗供应市场前景广阔。巨桉种苗的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且技术成熟。

目前,白炽灯是组织培养的主要光源,但白炽灯能耗高,寿命短,含汞,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光质单一,不能满足植物在组培不同生长阶段对光质的需求差异。发光二级管(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原件,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可实现红黄绿蓝橙多色发光,满足植物在组培不同阶段对光质的需求差异,同时,LED消耗能量较同效的白炽灯减少80%,无有害金属汞,使用寿命可达10万小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支持发展LED产业,在规划期间LED灯将大量替代传统日光灯在各行各业广泛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巨桉叶片组培不同阶段对光质的需求差异,又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及有效苗得率的LED组培光源调控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巨桉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巨桉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巨桉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对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分化培养以及进行生根培养的操作步骤,其特征在于在红光和蓝光照射条件下对巨桉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在红光或蓝光照射条件下对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分化培养;在绿光照射条件进行不定芽生长培养,再转移到LED黄光下进行生根培养。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红光的光谱波长为620~760nm,所述蓝光的光谱波长为435~492nm,所述黄光的光谱波长为520~650n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采用红光和蓝光共同照射条件下对巨桉叶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优选的,所述红光和蓝光的强度比为70-80∶30-2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光源部分或者全部采用LED光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光量均在90-120μmol·m-2·s-1左右,光周期为14-18h·d-1,优选的,培养室相对湿度70%±5%,温度(24±1)℃。

本发明的组培光调控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巨桉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及有效苗得率,而且能有效缩短出苗时间,此外,本发明耗能低,平均成本增加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选择成熟种子于50~55℃温水浸泡后自然冷却,4~6h后无菌水冲洗2次,20%(体积比)NaClO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3~4次,接种于1/2MS培养基上。

取上述组培苗叶片(叶宽0.5~1cm)为外植体,在叶片上剪3~4道伤口,且深达主脉。将处理好的叶片接入WPM+6-BA1mg·L-1+NAA0.2mg·L-1培养基中,暗培养5d后放置7个不同光质LED光源下培养诱导愈伤,每个光下放9个规格为90*15mm的培养皿,每个培养皿中接种12片叶。调节LED灯控软件以及光源和植株的距离,使光量均在105μmol·m-2·s-1左右,光周期为16h·d-1,培养40天。培养室相对湿度70%±5%,温度(24±1)℃。

其中,光源为购自杭州汉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ED灯。具体技术参数见表1。

表1不同光质LED光源的主要技术参数

接种后每日观察巨桉叶片在上述7种光源下的生长情况。第10天,RB2处理下的巨桉叶片最先出现愈伤,之后3天内RB1、R处理、B处理下的叶片依次出现愈伤,而其余处理下的叶片出现愈伤在15天后。40天后,对每个光处理下的巨桉叶片愈伤组织出愈率和褐化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不同光质下愈伤组织培养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1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