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8363.5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松;高虎;邹燕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15/09;B32B15/082;B32B33/00;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赵瑾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隔热板 包装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由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从外到内依次粘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乙烯-聚乙烯醇薄膜、聚乙烯-聚乙烯醇薄膜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聚乙烯醇薄膜,由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通过三层共挤吹膜工艺生产,其中所述热封层为重量比为1~2:1~2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混合物;中间层为乙烯-聚乙烯醇树脂;电晕层为重量比为1~2:1~2的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聚乙烯醇薄膜的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的层间厚度比为1~1.5:0.5~1:1.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用于粘合各层的粘合剂为双组份聚氨脂胶黏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采用差异化的胶粘剂复合技术,其层间上胶量比为3.0~3.5:3.6~4.0:4.1~4.5。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包装用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聚乙烯-聚乙烯醇薄膜采用三层共挤吹膜出工艺生产,由热封层、中间层、电晕层组成,其层间厚度比为1~1.5:0.5~1:1.5~2;
(2)通过干式复合方式将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电晕面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非镀铝面,上胶量在3.0~3.5g/m2,然后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55℃、60~80%、3~5天条件下进行熟化处理;
(3)将步骤(2)所得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上粘合剂复合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镀铝面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的涂层面或镀铝乙烯-聚乙烯醇薄膜的镀铝面,上胶量在3.6~4.0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45~55℃、60~80%、4~6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
(4)将步骤(3)所得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胶粘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粘合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或聚偏二氯乙烯涂布聚酰胺薄膜或镀铝聚乙烯醇薄膜上粘合剂复合聚乙烯-聚乙烯醇薄膜的电晕面,上胶量在4.1~4.5g/m2,然后再在温度、湿度和时间分别为35~45℃、60~80%、2~4天的条件下熟化处理;
(5)将步骤(4)所得的复合薄膜根据客户的规格需求分切成卷膜;
(6)将步骤(5)所得的分切好的复合薄膜根据客户的尺寸需求制成三边封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宝柏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83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卡非色标部分的色层胶印与色卡模切的流水线
- 下一篇:小张检品糊盒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