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管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08942.1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罗承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14 | 分类号: | G09G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管 驱动 电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码管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经常采用数码管来显示其运行状态,例如空调器往往需要数码管来显示温度、运行状态、故障代码等,一般采用双位(或多位)数码管来显示。现有技术中,双位数码管的驱动电路及数码管内部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数码管驱动电路由阳极驱动电路100、阴极驱动电路200组成。其中:数码管300的阳极COM1、COM2端由4个三极管、8个电阻组成的模拟达林顿管来驱动,需要2个芯片I/O控制;阴极端A、B、C、D、E、F、G、DP由ULN2003芯片U2及三极管Q1驱动,由主控芯片U1的8个I/O口实施扫描驱动实现。现有的数码管驱动电路,阴极控制端占用太多芯片I/O口资源,主控芯片需选用较高成本的芯片,不利于家用电器的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管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减少了芯片I/O资源的占用,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码管驱动电路,所述数码管至少包括一位LED数码管或8个LED,
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数码管的阴极;
第二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数码管的阳极;
主控芯片,用于给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提供驱动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转换寄存器和反相器;
所述转换寄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端串联所述反相器连接所述数码管的阴极。
较优地,所述反相器包括驱动芯片;
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换寄存器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码管的阴极。
较优地,所述反相器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连接所述转换寄存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8个LED中的一个,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较优地,所述驱动芯片为ULN2001、ULN2002、ULN2003或ULN2004。
较优地,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
所述转换寄存器为74HC164芯片;
所述转换寄存器的串行数据输入口串联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数据口;
所述转换寄存器的时钟控制输入口串联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时钟控制端口;
所述转换寄存器的复位端口串联所述第四电阻接电源。
较优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串联所述第八电阻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串联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直流电源;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相应的公共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第七电阻连接至数码管相应的公共端。
较优地,所述数码管相应的公共端为所述数码管的阳极。
较优地,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驱动电源芯片和第九电阻;
所述驱动电源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输出端串联所述第九电阻连接所述数码管相应的公共端。
较优地,所述驱动电源芯片型号为KID65783AP/AF;
所述数码管相应的公共端为所述数码管的阳极。
还涉及一种数码管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数码管驱动电路为上述任一技术特征的数码管驱动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数码管中每一段LED的开通顺序为先开阴极再开阳极,关断顺序为先关阳极再关阴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数码管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减少了主控芯片I/O端口资源的占用,控制数码管的开关顺序解决了漏光问题,相对于数码管现有驱动技术,本发明降低主控芯片的成本,且不影响数码管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共阳双位数码管驱动电路图;
图2为图1所示共阳双位数码管驱动电路的双位数码管内部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数码管驱动电路共阳两位数码管显示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数码管驱动电路共阳四位数码管显示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为图4所示数码管驱动电路的共阳四位数码管内部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8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径用钻头
- 下一篇:一种全数字化气保焊机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