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增殖袋及细胞增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547.1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郑彤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增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增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增殖袋及细胞增殖装置。
背景技术
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形式,无论对物质的研究深入到何种程度,其对生命的影响都在细胞水平层面得以展现。为了研究生命课题和应用细胞技术造福人类,新的细胞技术层出不穷,体现了现代生物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完善的细胞工艺是一个系统,其中包括细胞株的筛选,培养基的优化,设备的改进。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发展思路,先进的细胞增殖工艺方法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尤为显著。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各种用于一次性细胞工艺的设备不断出现,一种以袋式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细胞工艺,已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现代细胞工艺系统由于采用了一次性细胞增殖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总成本。但是,目前细胞增殖袋的设计还存在有缺陷的地方。如现有的细胞增殖袋中,为了使细胞增殖在均匀液态体系中进行,多采用晃动来达到混匀的目的。如果培养液在低频率、小幅度运动下进行混匀,虽然产生的剪切力小,但是存在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而如果培养液在高频率、大幅度运动下进行混匀,虽然能够搅拌均匀,但是产生的剪切力过大,不利于细胞增殖。
如以往的细胞增殖袋采用对气体阻隔效果较差的软质膜材料,软质膜材料具有阻水不阻气的特性。这种袋体内部获取氧的方式依靠自然渗透的被动方式交换进行。自然渗透的被动方式难以达到高密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需要。以往的细胞增殖袋没有气路连接通路,无法采用主动的供氧方式实现细胞增殖。
以往的细胞增殖袋体采用在袋体侧边的液体流路的方式,在实际培养状态这些通路均在液面以下直接接触液体,无法连接气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胞增殖袋,包括边缘密封的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导流体,该导流体与袋体底面贴合,导流体的底面边长或直径为0.5-20cm,高度为0.5-10cm。
本发明的细胞增殖袋,通过导流体的设置,在培养液的混匀过程中,仅需要低频率、小幅度的运动,就能使细胞增殖袋中的培养液在二维面运动时产生向上的导流,使细胞增殖袋中的培养液实现三维运动,达到在较小剪切力下实现混合均匀的目的。该导流体可以设置于袋体的底部膜材料中,也可以设置于袋体膜外。并且,由于设置了导流体,对袋体的形状也无需限制。在本发明中,导流体是对液体的运动产生向上作用的固体装置,因此,其形状不限,既可以采用为矩形体、梯形体、半球形体、锥形体、多边形、不规则多面形体等,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其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形状,但也不限于这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的轴向剖面为三角形。利于在培养液运动时,将培养液由袋体底部向顶部引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至少为两个,均匀分布于袋体。例如导流体为两个时,可在袋体底面三分线处放置;导流体为三个时,可在袋体底面三分线处错位放置;将导流体布于袋体底部,可以使培养液更容易混合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由对气体高阻隔的软质膜材料制成,该膜材料达到以下指标:温度为23℃,袋体外相对湿度为50%,袋体内相对湿度为90%时,氧气透过率小于1ml/m2/day/atm;温度为23℃,袋体内外相对湿度为0%时,二氧化碳气透过率小于1ml/m2/day/atm;温度为23℃,袋体外相对湿度为0%,袋体内相对湿度为100%时,水气透过率小于2g/m2/day/atm。用对气体超高阻隔的软质膜材料制成袋体,一方面可以避免供入的气体逸出,另一方面也可增加袋体内的压强,从而提高溶氧水平,满足高密度条件下的细胞增殖需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袋体顶面设有连通袋体内部和外部的第一转接管,该第一转接管连通袋体外部的一端连接供气的气路管。所述气路管末端还设有孔径为0.01~0.45μm的疏水膜气体过滤器。所述气路末端还可设有无菌压力保护帽等,用于维持袋体内部的无菌环境和对细胞增殖袋保压,并在压力过大时释放气体,避免袋体产生爆裂。利用转接管和气路管形成对增殖袋进行主动供气回路,在提高溶氧量的同时,避免气体入口开于培养液的液面以下而产生的气泡对细胞造成伤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顶部还设有连通袋体内部和外部的第二转接管,该第二转接管连通袋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无菌维持装置,可以在非洁净环境中随时进行无菌操作。满足接种、收获、补料、无菌取样、灌注等情况下的无菌操作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丝莫代尔混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生态无味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