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1219.7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6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瞿道兵;田维略;陈继峰;刘宽勇;佘贵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10 | 分类号: | C01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2411 贵州省黔西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水 精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尿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中应用到了氨水精炼提浓这一操作。现有的技术中,主要通过以下实现氨水精炼提浓的操作:根据氨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将来自膜分岗位的稀氨水,使用精馏的手段,用蒸汽加热稀氨水,使氨溢出,控制好温度,从而提浓稀氨水;生产出供硝盐生产用的合格气氨(氨含量达97%以上),同时回收软水;缓解碳化稀氨水量过多的困难,减少稀氨水的排放,变废为宝,提高氨的利用率。
现有的氨水精炼提浓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氨在一定压力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趋近于0,采用精馏的方法将氨和水有效分离,水溶液中氨的含量达到最低,从而生产出纯度高的气氨。系统压力在0.28~0.30MPa,温度在135~140℃条件下,氨和水变成气态,在经过精馏塔各段冷却和塔顶冷凝器降温后,使水蒸汽变成液态而氨仍以气态形式存在,且控制冷凝器出口温度在35℃以下,使氨溶解度趋近于0,而氨以气氨的形式送往硝铵岗位使用。
现有的氨水精炼提浓的工作步骤如下:膜分来的稀氨水分别从精馏的一、二填料段上部进入,经分布器均匀分布通过后通过波纹填料与下部上来的氨和水蒸汽接触换热初次升温,然后到精馏段的贮液段,通过精馏塔与再沸器的连通管到再沸器,通过再沸器列管时被列管外蒸汽加热到135~140℃,氨和水以气态的形式从再沸器的出口进入精馏段贮液段上部空液段时与稀氨水换热降温到86~90℃,然后进入一段波纹填料底部,在上升的过程中与一、二段上部下来的稀氨水换热降低到53~55℃,然后进入二段波纹填料底部,在二段波纹填料中与稀氨水继续换热降温到45~47℃后,进入塔顶冷凝器列管内被管外冷却循环水冷却到30~35℃,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液体回流至精馏塔作为回流液。气氨从气液分离器顶部送出至硝铵岗位使用。精馏塔塔底釜残液(氨含量≤0.95%)去合成车间循环水系统作其补充水使用。饱和蒸汽进入再沸器列管间与管内稀氨水换热,冷凝水到加压硝酸岗位的蒸汽冷凝液总管。来自凉水泵循环水上水总管的循环水进入塔顶冷凝器列管间与列管内氨和水蒸汽换热,然后回到循环水回水总管。现有的氨水精炼提浓操作较为复杂,不能有效的推广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装置,最大限度的对进行氨水精炼提浓操作,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氨水送至精炼氨水槽管道,提供氨水浓度后送至半脱管道。
上述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氨水送至所述半脱管道后接通膜提氢装置。
上述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氨水为冰机氨水。
本发明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能够合理的利用现有装置,最大限度的对进行氨水精炼提浓操作,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半脱氨水量,操作步骤合理,易于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氨水精炼提浓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氨水送至精炼氨水槽管道,提供氨水浓度后送至半脱管道。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氨水送至半脱管道后接通膜提氢装置。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氨水为冰机氨水。
虽然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披露的精神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和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2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手套消毒配戴设备
- 下一篇: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