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207.4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宗益;骆洁妮;梁浜雷;赵健云;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02 | 分类号: | C08G7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一维纳米结构聚苯胺具有不同于普通的聚苯胺无规颗粒的性能,具有显著的纳米尺寸与空间效应,特别是其高度有序的聚集态结构大大提高了其载流子迁移率,在制造纳米尺度的电子、光电子、电化学和电机装置的互相连接和功能单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已在超级电容器、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电磁屏蔽、吸附材料等领域内都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除了静电纺丝[CN100360725C、CN101967279A、CN101973713A]、机械拉伸等合成纳米结构聚苯胺物理方法外,聚苯胺的合成通常可以归为化学氧化与电化学氧化两类。化学聚合法简单、便宜,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主要包括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硬模板法以氧化铝等多孔材料为模板,在孔中引发苯胺聚合得到聚苯胺纳米纤维,而软模板法多是以表面活性剂或醇类为模板,对聚苯胺的生长加以限制[CN100586987C、CN101284908A]。这两种方法虽然可以用来大量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对硬模板法而言,后处理一般都比较麻烦,往往需要用一些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除去模板,这不仅增加了工艺流程,而且容易破坏模板内聚苯胺的纳米结构。而软模板法往往采用大量的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品,后处理过程相当繁琐。无模板法是指通过控制反应参数,使导电聚合物在某一方向上优先生长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任何模板,所以没有去除模板的过程,合成工艺简单。无模板法主要有乳液聚合法[CN102050947A、CN102060993A]、界面聚合法[CN100480443C、CN100497440C、CN101037504A、CN101016660A、CN101710541A]和超声聚合法[CN1323199C]等。无模板法虽在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乳液聚合法反应过程中常采用大量的乳化剂,后处理过程比较繁琐;而最为常见的界面聚合法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合成产量较低,而超声聚合法除了制备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不够规整外,还需要使用较为昂贵的设备辅助,且不太适于规模化生产。而电化学聚合法[CN1958854A、CN101942090B]虽然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化学参数来有效控制纳米纤维的尺寸和形貌,但该方法由于受限于电极面积,只适宜小批量合成一维导电聚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发明将苯胺聚合束缚在较细的反应管中,通过反应液的自由流动诱导聚苯胺分子链的取向,进而得到纤维的直径和长度可控的聚苯胺纳米纤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无需借助任何模板,整个过程主要在水相中进行,无需繁琐的后处理;生产效率高,可大量制备,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一种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苯胺单体、单体引发剂分别溶解在含掺杂剂酸性溶液中,并装入容器A和B中,且液面高度一致,然后将A和B容器中的溶液引入反应管中,控制反应液在反应管中自由流动速度,在自由流动过程中,苯胺在室温或冰水环境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物用装有含抑制剂溶液的容器C收集;其中苯胺单体和单体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0.1~5;
(2)流动完成后,将容器C中的反应物静置、洗涤、离心、干燥,即得聚苯胺纳米纤维。所述步骤(1)中苯胺单体在含掺杂剂酸性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01~0.30mol/L。
所述步骤(1)中单体引发剂为过硫酸铵、三氯化铁、过氧化氢、重铬酸盐、过氧苯甲酰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1)中掺杂剂为盐酸、硫酸、磷酸、氟硼酸、磺基水杨酸、对甲基苯磺酸、樟脑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掺杂剂酸性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2mol/L。
所述步骤(1)中反应管为聚四氟乙烯或聚酰胺管,反应管管径为0.5~2.5mm,反应管长度为50~400cm。
所述步骤(1)中通过调整容器A、B液面与反应管末端位置的高度差,控制反应液在反应管中自由流动的速度(见图1)。
所述步骤(1)中流动速率在1~100ml/h。
所述步骤(1)中抑制剂为丙酮水溶液或丙酮与醇类混合的水溶液,其中抑制剂与水体积比为1:1~20,丙酮与醇类体积比为1:0.01~0.2。
所述步骤(2)中静置时间为0.5-8h。
本申请提出采用自由流动的方法,将苯胺聚合束缚在较细的反应管中,并通过流动诱导聚苯胺分子链的取向,进而得到纤维的直径和长度可控的聚苯胺纳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