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向活动式PE组合电热熔管件及成型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8851.8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庆;陈贤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河姆渡庆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F16L2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54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活动 pe 组合 电热 熔管件 成型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件成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两端需连接的管材不同轴线,互相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工况下,可自动调整组合角度的聚乙烯电熔管件及成型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展的快速推进,同时对能源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聚乙烯等塑料管道由于其优异的防腐、环保、施工简便、性能可靠等综合优势,大范围的替代传统的金属管道,在给、排水、燃气等流体输送管道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目前国内塑料管道的焊接施工技术日臻成熟,然而由于工程现场场地和工况的限制,或由于施工人员人为因素的原因,经常导致需要连接的两根管材或管件之间未按照设计的路线成同心同轴的状态,而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角度,若采用常规的电熔管件连接,施工难度很大,且由于管件内部受力不均匀,极易导致电熔管件焊接过程中出现喷料或局部虚焊的现象,并导致大量内应力,隐患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可在20°角度范围内,任意调整两大配件的配合角度的万向活动式PE组合电热熔管件及成型技术。
本发明采用全新概念的仿生学原理,电熔主体和热熔主体万向端两部分之间配合面采用全新概念的球面万向配合结构,可在20°角度范围内,任意调整两大配件的配合角度,从而突破了传统常规电热熔管件配套时只能同轴,不能随意弯曲,调节角度以适应工况需要的缺陷,这是本发明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创新。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万向活动式PE组合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由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的电熔主体和热熔主体套接组合而成,相互之间可以通过电熔加热焊接;所述电熔主体两端采用非对称结构,其中一端为平直端,采用常规电熔管件承口结构,内径为等径的直筒式,用于与普通管材电熔承插焊接,另一端为万向端,采用球面结构,用于与热熔主体配套,实现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调整配合角度;所述电熔主体的直筒式内壁和球面内壁分别埋设有螺旋环绕的电阻丝。电熔主体两端结构不同,同时两端的电阻丝分布及电阻率也不相同,以实现两端同等的热量分布,确保两端焊接强度可靠稳定。
所述电熔主体的两端设有电极,所述电极的下端分别与直筒式内壁或球面内壁上的电阻丝连通;所述热熔主体一端为万向端,所述万向端为与电熔主体的万向端相配合的另一球面结构,另一端为平直结构,用于与待连接的管材或管件进行热熔对接连接或增加一个常规的电熔管件进行电熔焊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内侧各设有一观察孔。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外径上设有若干倒扣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外面设有电极保护套。
一种万向活动式PE组合电热熔管件的成型技术,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
注塑:根据设计要求用注塑机制作出电熔主体和热熔主体毛坯;
状态调节:将电熔主体和热熔主体毛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少于半个月的状态调节,以消除内部应力,稳定尺寸;
(1)热熔主体
精加工:对经状态调节后的热熔主体毛坯用数控车床对外径进行精加工,消除氧化层,以提高焊接强度;
(2)电熔主体
精加工:对经状态调节后的电熔主体毛坯内径进行精加工,消除内部氧化层,以提高焊接强度;
布丝:分别对电熔主体平直端和球面端布丝,先将管件内表面以螺旋线的方式割开一道口子,同时将电阻丝埋设入管件内壁,并通过刀具上的一个压块结构,将埋好电阻丝的口子同步压平。电熔管件球面端的加工和电阻丝布丝采用经过改造的数控车床加工实现。
表面车削:进行第二次内表面车削处理,将管件内表面修平;
全检:电熔主体的内径经过车削和布电阻丝处理后,对每个产品的尺寸和电阻值进行全面检查;
安装电极:对检查合格的产品在两端电极孔中安装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仿生学原理,以全新概念的球面配合结构替代传统的圆筒配合结构,从而实现了聚乙烯电熔管件和热熔管件配合结构在20°范围内可任意调节的功能;消除由于管件内部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电熔管件焊接过程中出现喷料或局部虚焊的现象,并导致大量内应力所造成的隐患;
2.采用后布丝方式对产品进行后期加工和布电阻丝处理,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消除了氧化层,提高焊接强度;
3.采用具有多道倒扣结构的铜电极,确保安装可靠、电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河姆渡庆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河姆渡庆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