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画面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8081.7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0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泰鑫;卢威廷;詹宗霖;陈信伟;汪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画面 更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画面更新方法。
背景技术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为传统电子装置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及数据信号的时序图,图2绘示为传统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2包括显示端21、系统端22、垂直同步信号线23、水平同步信号线24及数据总线25。垂直同步信号线23传送垂直同步信号Vsync1,而水平同步信号线24传送水平同步信号Hsync1。数据总线25传送数据信号Data1,且数据信号Data1包括整个图像画面的图像数据。
如果显示端21的解析度为1360×768,表示显示端21具有768条显示线,且各显示线包括1360个像素。1360个像素分别对应至像素数据D(1)至D(1360)。水平同步信号Hsync1包括水平脉冲H(1)至H(768)。显示端21在收到垂直同步信号Vsync1后,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nc1及像素数据D(1)至D(1360)依序更新各显示线直到所有显示线都更新完毕。举例来说,显示端21在收到垂直同步信号Vsync1后,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nc1的水平脉冲H(1)及像素数据D(1)至D(1360)更新第一条显示线。接着,显示端21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nc1的水平脉冲H(2)及像素数据D(1)至D(1360)更新第二条显示线。以此类推,根据水平同步信号Hsync1的水平脉冲H(3)至H(768)及对应的像素数据D(1)至D(1360)依序更新第3至768条显示线。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图像画面仅需要局部更新。但传统电子装置2的系统端22却仍需要传送整个图像画面的图像数据至显示端21。如此一来,将造成系统端22与显示端21无法有效地降低电力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画面更新方法,其系统端仅传送局部图像数据至显示端,而非整个图像画面的图像数据。如此一来,将有效地降低电 子装置的电力消耗。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显示端及系统端。显示端包括显示面板,且显示面板显示一图像画面。系统端包括比较单元、信息产生单元及传送电路。比较单元比较第一图像数据及第二图像数据以产生一局部图像数据。信息产生单元根据局部图像数据产生起始信息及地址信息。传送电路传送起始信息、地址信息及局部图像数据至一显示端,且该显示端根据起始信息、地址信息及局部图像数据更新部分图像画面。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画面更新方法。画面更新方法包括:显示一图像画面;比较第一图像数据及第二图像数据以产生局部图像数据;根据局部图像数据产生起始信息及地址信息;由系统端传送起始信息、地址信息及局部图像数据至显示端;以及显示端根据起始信息、地址信息及局部图像数据更新部分图像画面。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传统电子装置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及数据信号的时序图。
图2绘示为传统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绘示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画面更新方法的流程图。
图5绘示为显示端的示意图。
图6绘示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及局部图像数据的时序图。
图7绘示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水平同步信号及局部图像数据的局部时序图。
图8绘示为依照第二实施例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及局部图像数据的局部时序图。
图9绘示为依照第三实施例的垂直同步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及局部图像数据的局部时序图。
【符号说明】
2:传统电子装置
3:依照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
21、31:显示端
22、32:系统端
23、33:垂直同步信号线
24、34:水平同步信号线
25、35:数据总线
41~45:步骤
311:显示面板
312:时序控制器
313:扫描驱动器
314:数据驱动器
315:背光模块
321:比较单元
322:信息产生单元
323:传送电路
3111(1)~3111(768):扫描线
3112(1)~3112(1360):像素
AD:地址信息
Data1、Data2:数据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8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