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完善汽车声学部件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7913.3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陆月;黄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完善 汽车 声学 部件 cabin 混响 箱底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完善汽车声学部件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治具,属于汽车生产制造中的噪声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逐渐提高,汽车自身机械性能和舒适性能成为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标准,其中的汽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而NVH水平中的材料吸声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材料的吸声性能与材料测试时的安装方式有关,提升并优化测试时的安装方式也是材料声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技术中,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由板体(长度2.5-2.6m,宽度1.65-1.75m,高度0.02-0.03m)制成,板体上设有与R-Cabin混响箱相吻合的凹腔并在接触处的边界用阻尼密封。但是此种设计只能够测量厚度为25mm,面积为1 m2的材料,当材料小于或者超出这个厚度时就存在测量上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完善汽车声学部件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治具,其结构简单,能够拓展完善原有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测量厚度范围,安装使用方便,大大提升了测试的效率与准确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完善汽车声学部件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调节板和一个角钢治具,所述两块调节板的形状与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上的凹腔形状相吻合,两块调节板厚度不同,并且两块调节板的厚度之和等于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上的凹腔深度;所述角钢治具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上的凹腔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上的凹腔是边长为1m的正方形,凹腔的深度为25mm;所述两块调节板中,其中一块调节板的厚度为10mm,另一块调节板的厚度为15mm;所述角钢治具为正方形,其四边边长为1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底部增高的方式来测量厚度较小的试件,拓展完善了原有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测量厚度范围,并且安装使用方便,大大提升了测试的效率与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角钢治具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用于完善汽车声学部件R-Cabin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的治具主要由两块调节板3和一个角钢治具4组成。
所述两块调节板3的形状与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上的凹腔2形状相吻合,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上的凹腔2是边长为1m的正方形,凹腔2的深度为25mm;两块调节板3的厚度不同,其中一块调节板3的厚度为10mm,另一块调节板3的厚度为15mm,两块调节板3的厚度之和等于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上的凹腔2深度;所述角钢治具4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上的凹腔2的形状及大小相同,实施例中的角钢治具4为正方形,其四边边长为1m。
具体应用时,将厚度为10mm的调节板3放入原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的凹腔2内,即可测量厚度为15mm材料的吸声性能。将厚度为15mm的调节板3放入原混响箱底面固定装置1的凹腔2内,即可测量厚度为15mm材料的吸声性能。当测量厚度超出25mm的材料时,采用角钢治具4防止声音的衍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7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