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二次防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6404.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文;刘衍红;徐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正信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襄樊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二次 防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的安全保护装置,具体是涉及蓄电池防爆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蓄电池在充电放电或作用时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的温度,而在电池生产过程中不可能保证电芯中的水分完全的被处理干净,所以会导致电解液的分解而产生气体,轻微的导致电池内阻增大,电池鼓涨,严重的会导致电池爆炸,从而产生安全事故。现在市场上的蓄电池容量超过50Ah的基本上都安装有防爆装置,但都是一次性的。由于大容量的蓄电池的成本很高,如果电池因为内部产生的气体而使防爆装置启动,虽然安全了,由于是一次性的,则蓄电池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蓄电池在充放电或使用过程中,蓄电池内部所产生的气体达到一定量后产生一定的压力而能够自动排出,而后继续使用,不会引起爆炸而使蓄电池报废,不会影响蓄电池的质量和寿命的蓄电池二次防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蓄电池二次防爆装置是:在蓄电池盖板上固定有阀体,阀体上设有与电池内部相连通的中孔,阀体上连接有防爆盖,防爆盖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压片和弹簧,防爆盖沿轴向设有通孔。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防爆盖通过其上的内螺纹连接在阀体上。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弹簧为宝塔形,弹簧的一端通过压片和密封垫连接在阀体上,另一端顶在防爆盖内。
本发明是在现有的蓄电池盖板的正极和负极的导电柱中间加一个防爆阀,它主要由聚四氟乙烯阀体、丁基橡胶密封垫、不锈钢压片、不锈钢弹簧和ABS防爆盖组成,设计的压力为2kg,当蓄电池 内部压力达到2kg时,不锈钢弹簧会因压力而收缩,电池内部气体排出,当蓄电池内部压力小于2kg时,不锈钢弹簧恢复原状,电池继续密封,保持电池内部的压力一直小于2kg,从而使蓄电池在充放电或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电池内压力过大时,不会引起爆炸而报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电池盖板2上的正、负极导电柱之间设有一个防爆阀,防爆阀包括阀体6和防爆盖1,阀体6固定在电池盖板2上,与电池盖板2构成一个整体,在阀体6上设有与电池内相连通的中孔,阀体6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与电池盖板2一起注塑而成;防爆盖1是一个沿轴向设有通孔的盖,防爆盖1通过内螺纹连接在阀体6上,在防爆盖1与阀体6之间设有压簧3,压片4和密封垫5,压簧3采用宝塔形弹簧,一端压在压片4上,通过压片4和密封垫5与阀体6连接,压簧3的另一端顶在防爆盖1内;密封垫5采用密封性能好且耐腐蚀的丁基橡胶材料制作,压片4和弹簧3采用不锈钢材料,防爆盖1采用硬度高、重量轻的ABS材料注塑成型;工作原理:当电池在充放电时,如果电池内压力超过设定值,电池内的气体从阀体6上的中孔排出,使设在阀体6和防爆盖1之间的弹簧3收缩,气体从阀体6上的中孔和防爆盖1上的通孔排出电池外,当电池内压力小于设定值时,弹簧3复原,阀体6上的中孔密封,从而避免了电池内压力过大引起电池爆炸而报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正信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襄阳正信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6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路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