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光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8404.6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秋田胜史;石塚贵司;藤井慧;永井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1/101 | 分类号: | H01L31/101;H01L31/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件 | ||
本申请为2010年7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080005491.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0/062228、发明名称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制作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的方法、受光元件及外延晶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制作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的方法、受光元件及外延晶片。
背景技术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制作截止波长为2.39微米的光电二极管。受光元件包含设置在InP衬底上的受光层、及p型InGaAs窗层。该受光层包含InGaAs/GaAsSb的第二型量子阱构造。在台面蚀刻后,在p型InGaAs窗层上形成SiO2钝化膜。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R.Sidhu,「Long-wavelength Photodiode on InP Using Lattice-Matched GaInAs-GaAsSb Type-II Quantum Well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Vol.17,No.12(2005),pp.2715-2717
发明内容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使用InGaAs窗层时,暗电流较InP窗层有所增加。因此,在InP衬底上具有受光层的受光元件所用的外延膜构造中,该膜构造的最上层使用InP窗层。在以外延层为入射面的表面入射型光电二极管中,InP窗层不吸收应到达受光层的近红外线。另外,如已述那样,InP窗层对暗电流的抑制也有效。
该光电二极管的外延叠层利用有机金属气相成长法而成长。外延叠层包含受光层。当该受光层包含InGaAs/GaAsSb第二型量子阱构造之类的含有Sb作为V族构成元素的III-V化合物半导体时,在该外延叠层的成长中,成长出含有Sb作为V族构成元素的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后,进行InP窗层的结晶成长。然后,在外延叠层的一部分上选择性地形成阳极区域而形成pn接合。
在如此制作的光电二极管的特性测定时,发明人遭遇了预料之外的电气特性(暗电流增加)。根据该预料之外的特性的进一步的调查,原本表现出n型的InP窗层表现出p型导电性。若InP窗层表现出p型导电,则在选择性地形成的阳极区域以外的区域中也形成pn接合,因此存在以下问题:pn接合区域扩大;以及由于pn接合在表面露出而引起表面泄漏电流增大,由此导致暗电流增大。而且,发明人在调查其主要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情况。例如发现,InP窗层的成长中未供给的锑以超过本底水平(background level)的量作为杂质而混入至InP中。根据发明人的研究,锑的混入是InP所特有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提供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及其制作方法,该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具有含有含Sb作为V族构成元素的III-V化合物半导体层的受光层及n型InP窗层,且可减少暗电流,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减少暗电流的受光元件及外延晶片。
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具备:(a)半导体衬底,具有主面;(b)受光层,设置在上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述主面上;(c)InP层,设置在上述受光层上,具有第一及第二部分;及(d)阳极区域,包含自上述InP层的上述第一部分的表面朝上述受光层的方向延伸的p型半导体。上述受光层的带隙小于InP的带隙,上述InP层中添加有n型掺杂剂,上述InP层的上述第二部分中的多数载体为电子,上述InP层的 上述第二部分中的电子浓度为1×1016cm-3以上。
根据该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受光元件,由于受光层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层的成长时所供给的锑残留在成长炉中(即记忆效应),所以成长在受光层上的InP层中含有锑作为杂质。根据发明人的调查,InP层中的锑杂质生成空穴。添加至InP层中的n型掺杂剂补偿该生成载体,而使InP层的第二部分中的多数载体成为电子。由于电子浓度为1×1016cm-3以上,所以InP层的第二部分表现出充分的n导电性。因此,选择性地形成的阳极区域以外的区域成为n导电性,由此可形成选择性的pn接合,所以减少暗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灶
- 下一篇:智能、环保、节能型取暖炉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