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板孔开槽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4823.2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1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杨默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立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板孔 开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管板。
背景技术
在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换热管和管板的强度胀连接,一个合适的管板开槽型式将对胀管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国内的换热器制造过程中,主要采用GBl51-1999《管壳式换热器》标准,但该标准中对于换热管直径≤14mm的管板孔不要求开槽,这就对管板孔的加工精度和换热管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易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密封效果的管板孔开槽结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管板孔开槽结构,包括管板和管板孔,管板孔直径≤14mm,管板孔内内壁设有便于胀接换热管的沟槽;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沟槽是三角形沟槽,槽深0.45~0.55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沟槽呈螺旋线布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沟槽置于管板中部,长度L=1~1.5d(d-管板孔直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管板孔内壁设置三角形沟槽,对于直径≤14mm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降低了管板孔的加工精度和换热管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显著提高了管板的密封效果,增大了换热管的抗拉脱力,提高了换热器的质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沟槽呈螺旋线布置,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管板孔开槽结构,包括管板1和管板孔3,管板孔3直径≤14mm,管板孔3内壁设有便于胀接换热管的沟槽2;沟槽2是三角形沟槽,槽深0.45~0.55mm,本实施例中,槽深0.5mm。
沟槽2呈螺旋线布置。
沟槽2置于管板1中部,长度L=1~1.5d(d-管板孔直径),本实施例中,长度L=1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立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立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4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管与双管板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镜箱组合式浴室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