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52801.2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童星辉;王配良;刘小华;段忠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4175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 碳酸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涂料、橡胶、塑料、胶粘剂、密封胶、医药、食品等行业。纳米碳酸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细固体粉末材料,其粒度介于10nm-100nm之间。由于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超细化,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
纳米碳酸钙添加到某些产品中时,具有显著的补强作用,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产品制备的流变性、触变性、流挂性、流平性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因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随着纳米级碳酸钙技术的发展和通用型技术的普及,市场对纳米级碳酸钙的需求愈加旺盛,纳米级碳酸钙的产量也不断提高。目前,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有:间歇鼓泡碳化法、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和超重力反应结晶法。
其中,间歇鼓泡碳化法投资相对较少且操作简便,其工艺参数控制可操作性强,但其对原料气二氧化碳放入浓度和压力的要求高。一旦二氧化碳放入浓度和压力达不到要求,就会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吸收传质效果变差,相应使产品粒径难以细化。同时其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低,其一般利用率尚不到30%。
与间歇鼓泡碳化法相比,连续喷雾多段碳化法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其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可以提高至50%左右,但其稳定生产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产品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宽,产品的应用特性一般相对较低。
超重力反应结晶法的产品平均粒径小,具有粒径分布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和碳化时间相对较短等优势。但其生产投资较大,且生产中的动力消耗高,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尚无法大规模应用。
因此,如何降低纳米碳酸钙的制造成本,提高纳米碳酸钙生产效率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碳化反应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精浆泵向所述碳化反应塔内喷入雾化的氢氧化钙溶液,使所述氢氧化钙溶液与所述二氧化碳气体发生碳化反应,以生成碳酸钙悬浊液熟浆;
通过将所述碳酸钙悬浊液熟浆导入熟浆槽,及控制通入所述碳化反应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和喷入所述氢氧化钙溶液量来保持所述碳化反应塔的压力。
所述碳化反应塔的压力大于0.08Mpa,所述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大于80kg/m3。
所述碳化反应塔的压力大于0.2Mpa,且反应温度小于38℃,制得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小于100nm。
所述碳化反应塔的压力大于0.05Mpa,且反应温度小于28℃,制得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小于100nm。
所述碳化反应塔的压力大于0.3Mpa,且反应温度小于25℃,制得的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50nm至100nm。
所述纳米碳酸钙的品型包括:立方体、链状和品字型。
本发明的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可以制备出10nm-100nm范围的立方体、链状、品字型等品型纳米碳酸钙。且生产设备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产量较高,可以经济的在产业上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实施例的生产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实施例的生产设备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可以包括:
向碳化反应塔内1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具体地,首先确认调节阀9为关闭状态,然后通过缓冲槽5向碳化反应塔1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入过程中,需要通过压力表8监控反应塔1的压力,直到碳化反应塔1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达到发生碳化反应的最佳压力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2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安放手机的插座盖
- 下一篇:一种蒸酸器酸封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