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钨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6444.0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成;叶楠;卓海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6 | 分类号: | B22F9/2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硬质合金材料及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晶WC-Co(碳化钨-钴)硬质合金因预期兼有高硬度和高强度(即兼有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特性而成为硬质合金的发展方向。制约纳米晶WC-Co(碳化钨-钴)硬质合金发展的一个难题是纳米钨粉制备上的困难。
纳米钨粉制备上的困难实际上就是控制氧化钨“挥发—沉积”上的困难。目前,钨粉制备方法主要有氧化钨氢还原和氧化钨碳还原两种,在还原过程中钨粉会通过氧化钨的挥发—沉积机制长大,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制备出纳米钨粉。氧化钨氢还原制备钨粉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水蒸汽产生,水蒸汽会加速氧化钨的挥发,最终得不到纳米钨粉。氧化钨碳还原制备钨粉的过程中,尽管可以消除水蒸汽的影响,但碳还原所需要的的高温也会加速氧化钨的挥发,所以也得不到纳米钨粉。因此,制备纳米钨粉的关键是抑制氧化钨的挥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制备工艺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纳米钨粉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氢还原法制备钨粉的过程中加入少量的碳和氧化钨挥发抑制剂,利用碳与水蒸汽反应降低水蒸汽对氧化钨挥发的影响,以及抑制剂对氧化钨挥发的抑制作用,最终会显著降低钨粉的粒度。
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步骤如下。
(1) 配料:采用水溶液配料的方法制备前驱体粉末。将一定量的偏钨酸铵、硝酸铬和水溶性碳源物质:葡萄糖或蔗糖或水溶性酚醛树脂(碳源),溶于加热的去离子水中,电动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其中水溶性碳源物质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硝酸铬为0.5~2%,去离子水的温度≥70℃,以保证混料均匀。原料混合均匀后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出还原要用的前驱体粉末。
(2) 还原:将步骤(1)中制得的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气氛炉中进行碳辅助氢还原,还原温度为710~850oC,升温速率10~15oC/min,时间为2~5h。还原结束后,在粉末出炉前用惰性气体进行钝化处理。
采用上述碳辅助氢还原法制备出的钨粉粒径为40~70nm,而且团聚并不严重,经破碎后可得到无团聚的纳米钨粉。还原后的尾气是水煤气,尾气较少时可以直接烧掉,尾气量较大时,可以收集起来作为燃料使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采用碳辅助氢还原法来制备钨粉可以有效地推进纳米晶WC-Co硬质合金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出的纳米钨粉的X射线衍射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出的纳米钨粉的T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偏钨酸铵180g、无水葡萄糖20g、硝酸铬1.5g,溶于80℃的去离子水中,待原料充分混合后,采用喷雾干燥的办法制备出还原所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氢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780℃,升温速率10oC/min,时间为2h。还原结束后,在粉末出炉前改通氩气30min进行钝化处理。所得粉末为纳米级钨粉,其X射线衍射图谱和透射电镜照片分别见附图1和2,纳米钨粉的粒径为44nm。
实施例2。
称取偏钨酸铵180g、无水葡萄糖20g、硝酸铬1.5g,溶于80℃的去离子水中,待原料充分混合后,采用喷雾干燥的办法制备出还原所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氢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800℃,升温速率15oC/min,时间为3h。还原结束后,在粉末出炉前改通氩气30min进行钝化处理。所得的纳米钨粉的粒径为57nm。
实施例3。
称取偏钨酸铵170g、无水葡萄糖30g、硝酸铬2.5g,溶于80℃的去离子水中,待原料充分混合后,采用喷雾干燥的办法制备出还原所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氢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780℃,升温速率10oC/min,时间为2h。还原结束后,在粉末出炉前改通氩气30min进行钝化处理。所得的纳米钨粉的粒径为50nm。
实施例4。
称取偏钨酸铵170g、无水葡萄糖30g、硝酸铬2.5g,溶于80℃的去离子水中,待原料充分混合后,采用喷雾干燥的办法制备出还原所需的前驱体。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氢气进行还原,还原温度为800℃,时间为3h。还原结束后,在粉末出炉前改通氩气30min进行钝化处理。所得的纳米钨粉的粒径为68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烟管支架制作工装
- 下一篇:轧边辊模具以及采用该模具生产轧边辊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