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溜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8210.1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4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吉产;马寅;陈卫东;章琢;李龙;孙丽;冯强;路奎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36 | 分类号: | B66C23/36;B66C2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溜尾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工业的发展,石油、石化、核电、风电、钢铁等大型工程项目陆续开工,项目中需要安装使用的大型设备越来越多,在吊装这些大型设备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效率而又准确无误的吊装,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推进进度和效果。对大型立式设备的吊装,目前国内外一般都采用抬吊吊移法,这种方法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流动式起重机(本文中以履带式起重机为对象)一同作业,分为主吊吊车和溜尾吊车,其中溜尾吊车作为溜尾机参与吊装。
将大型吊装设备由水平状态调整到直立状态的过程中,为保护设备尾部不受损坏而采用某种机器来吊住设备的尾部,这个过程叫溜尾,而用来实现溜尾的这种机器称为溜尾机。
现有技术中大型立式设备的吊装溜尾主要是使用溜尾吊车来实现。这种溜尾的方法是配合着主吊吊车一块的,如图1所示主吊吊车1的吊点设置在吊装设备3重心的上部,溜尾吊车2的吊点设置在设备重心的下部。在吊装过程中,在主吊吊车和溜尾吊车一起将设备吊离鞍座后有两种溜尾的方式:
1、主吊吊车前向行走、回转并提升吊钩,溜尾吊车逐渐松开吊钩,使设备慢慢由水平状态变成直立状态,实现反向溜尾;
2、溜尾吊车向前行走、回转,主吊吊车随之回转且提升吊钩使设备直立,实现溜尾。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工程项目需要开发,安装设备吊装重量不断增长,对溜尾机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现有技术中以履带式起重机为溜尾机的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因为设备在抬吊的时候,其重量由主吊吊车和溜尾吊车一同分担,溜尾吊车得承担设备一半的重量,溜尾吊车的起重能力跟数量成反比,不管是采用多台溜尾吊车还是起重能力比较高的少量溜尾吊车,这种溜尾机的成本较高。
2、溜尾吊车的整机装配周期比较长,效率比较低,而且整机高度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溜尾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效率高、不易侧翻、安全性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溜尾设备,包括行走装置、车架、平台车、推拉装置、动滑轮架以及柔性连接件,其中: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机构以及架体,所述架体与所述车架相连接,所述车架与所述平台车相连接,且所述行走机构能带动所述架体与所述车架移动并通过所述架体与所述车架带动所述平台车行走;
所述动滑轮架活动连接有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能绕其与所述动滑轮架的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动滑轮架转动,所述推拉装置能带动所述动滑轮架相对于所述平台车沿预定方向前进或后退;
所述柔性连接件为环形,所述柔性连接件缠绕所述动滑轮架上的动滑轮上,且所述柔性连接件背离所述动滑轮架上的动滑轮的部分设置有用以连接吊装设备的吊接结构;
所述架体的顶部连接有至少一个承重梁。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梁活动连接在所述架体上,所述承重梁能绕其与所述架体的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架体转动,所述承重梁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动滑轮架相对于所述平台车前进或后退的方向相垂直。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溜尾设备还包括静滑轮架以及导向滑轮架,其中:
所述静滑轮架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静滑轮架活动连接有静滑轮,所述静滑轮能绕其与所述静滑轮架的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静滑轮架转动;
所述导向滑轮架与所述平台车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轮架活动连接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能绕其与所述导向滑轮架的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导向滑轮架转动;
所述导向滑轮的位置低于所述静滑轮,且所述柔性连接件缠绕所述静滑轮,且所述导向滑轮抵压于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外侧。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动滑轮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能绕其与所述动滑轮架的活动连接处相对于所述动滑轮架转动;
所述平台车上还固定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重梁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推拉装置能通过所述动滑轮架带动所述滚轮在所述滑道上滚动。
在一个优选或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装置为履带式底盘,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行走机构,所述架体为位置相对的两个履带架,每个所述履带架外均设置有履带,所述车架连接在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履带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8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