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表防黑屏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69969.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振作;王士栋;艾茂民;张继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H02H3/22 | 分类号: | H02H3/22;H02H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表 黑屏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能表防黑屏电路,用于电能表防高压高脉冲电击黑屏,保护电表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能够产生高脉冲电磁场的电击器,能把几伏的直流电压,经脉动提升到四千伏以上,产生一种高脉冲电磁场,当电表有负载运行时,从电表屏上方位置击屏下的计量线路,使电表产生黑屏,丧失了计量功能,但用户可以照常用电。轻者经再次送电,电表即可恢复正常计量;重者不能恢复计量,但能正常用电。这样施加破坏的人就可以达到用电不缴电费的目的,供电企业只能在承担电量损失的同时,更换新的计量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技术判断是电表质量问题还是人为破坏,这种问题频发让人无可奈何。经调查了解,在2012年6月份至2013年3月间,山东某一城区每月有200块电表被击毁,现有技术无法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申请号为200510044511.4的专利文件“防窃电和漏电的保护装置”公开的电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单项电路和三相电路、防高压脉冲电击黑屏的电能表防黑屏电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电能表防黑屏电路,包括放在电表内任意空间的第一部分即交流电主线路切断延时部分,该部分包括电源变压电路、信号拾取及放大电路、防黑屏控制及执行电路;电源变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整流桥D1、第二电解电容C4、稳压二极管D4;信号拾取及放大电路包括互感器L及二极管D2、三极管T1;防黑屏控制及执行电路中包括“三五”芯片及光耦,光耦连接有双向可控硅及可控硅导通电阻;A端和B端的火、零分别串入表尾入线和出线的火、零之间;其特征在于:防黑屏电路还包括放置在电表上盖内的第二部分即电击信号采集处理部分,该部分包括串联的线圈L1、滤波电容C5、电阻R5和导通可控硅G5,还包括电源(和电源变压电路共用)和继电器J,导通可控硅G5的栅极连接电阻R5、正极连接电源正极、负极经继电器J的被控制端后连接电源负极,继电器J的两根控制线接入第一部分的电源变压电路前C点;当有外来高压大脉冲电场击电表屏时,L1首先采集到信号,使导通可控硅G5导通,使常闭的继电器吸合,断开电源变压电路,可控硅G1、G2断开主电源,进入延时断电状态。
电源变压电路中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后的一端经继电器J的控制端后接火线,另一端连接整流桥D1的第一接点,整流桥D1的第二接点接零线,整流桥D1的另外两个接点之间并联电解电容C4、稳压二极管D4;信号拾取及放大电路中互感器线圈L的一端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并接二极管D4的阳极,L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2的阳极,D2的阴极接三极管T1的基极;防窃电控制及执行电路中“三五”的1脚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2脚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管脚3、4分别接光耦二2’、光耦一1’,管脚5接电容C3,C3的另一端接地,管脚6、7短接后接电阻R2的一端并接电解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管脚8,脚8、脚4短接,脚8接二极管D4的阴极,电解电容C2的负极接地;光耦一1’连接串接在零线上的可控硅G1的栅极,光耦一1’与可控硅G1的阳极之间接有可控硅导通电阻R3,光耦二2’连接串接在火线上的可控硅G2的栅极,光耦二2’与G2的阳极之间连接电阻R4;互感器线圈L绕在环形磁心上,所述的火线、零线由磁心中穿过。
火线为三根时,“三五”上连接的光耦二2’、光耦一1’之间再连接两个光耦,并相应的增加两个可控硅及两个可控硅导通电阻。
“三五”的管脚3与其连接的光耦一1’之间串接一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单相电路及三相四线制电路。防窃电、防漏电、防高压脉冲电击黑屏的效果好,线路简单,适用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单向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三相四线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9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交流侧过电压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 下一篇:导线分隔支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