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7886.8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燕青芝;洪志远;葛昌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2C38/48;C21D8/00;G21C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水堆用 马氏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种成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C0.09~0.11、Cr11.7~12.2、Mn0.95~1.05、Mo0.95~1.05、W1.05~1.15、Ni0.95~1.1、N0.05~0.07、Ta0.13~0.18、Al0.04~0.06、Si0.12~0.18、V0.18~0.23、B<0.001、S<0.003、P<0.005、Fe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热轧制制成,并且进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a)制备钢锭或者连续浇铸钢棒,具有以下各种成分占总质量的百分比:C0.09~0.11、Cr11.7~12.2、Mn0.95~1.05、Mo0.95~1.05、W1.05~1.15、Ni0.95~1.1、N0.05~0.07、Ta0.13~0.18、Al0.04~0.06、Si0.12~0.18、V0.18~0.23、B<0.001、S<0.003、P<0.005、Fe余量;
(b)通过钢锭或者连续浇铸钢棒的锻造或者轧制进行第一次热变形,得到半成品;
(c)将所述半成品加热到1150℃~1200℃的范围,通过热轧制再次变形直至得到所要求的形状及尺寸的制品;
(d)将冷却至室温的制品加热到950~1050℃温度范围保持15~25min,进行奥氏体化热处理;
(e)将奥氏体化热处理后的制品冷却至50℃以下,然后再将制品加热到750~800℃温度范围保持100~130min,进行回火热处理得到马氏体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马氏体制品通过冷挤压的方式制成无缝管件,冷挤压工艺中需要中间道次退火,退火工艺为800℃/4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锻造或者轧制的温度范围在1100℃~9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的热变形之后的冷却作业先是灰沙冷却至600℃后在空气中进行,并冷却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超临界水堆用马氏体钢的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的为控轧控冷工艺,开始轧制温度在1100℃,终轧温度控制在900℃左右,轧后采用在线喷雾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奥氏体化的热处理制度为:950~1050℃/15~25min淬火;750~800℃/120~150min回火,奥氏体化热处理之后的冷却作业在水中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的回火热处理之后的冷却作业在空气中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8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