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部件及其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4791.6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3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涛;李标;尹凤福;赵世雷;刘鹏;董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部件 及其 成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保温部件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部件一般包括发泡保温内层、外壳及内衬,外壳及内衬通过预装件预装在一起。这种保温部件存在需要预装件,表面外观接缝多,密封效果差,制造时需要预装步骤,工序多,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传统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外壳,外壳一般为金属壳(一般是钢板通过折弯、冲压得到的,另外不锈钢需经过拉丝、抛光、覆膜或喷粉处理)或玻璃外壳(玻璃表面需喷绘图案或玻璃背面需静电转印图案);2、制备内衬,内衬一般为聚苯乙烯(PS)材质,通常采用真空吸塑的方法成型,经裁切得到内衬;3、使用预装件将外壳与内衬固定在一起;4、发泡,在内衬与外壳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注入发泡料,在合适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发泡成型保温层。由此得出,传统的冰箱门体制造方法预装部件多,工艺繁锁,工位数量多,生产成本高,而且制得的冰箱门体比较重,运输、装配都不方便。
授权公告号为CN2459597Y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冰箱门体结构(即保温部件),采用吸塑成型工艺分别成型外壳和内衬,采用挤出工艺成型门框条,将三者固定在一起后发泡得到冰箱门体(保温部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预装工序,但是,其所述门体仍然需要门框条,预装工序仍较多,且门框条的存在也降低了冰箱门体(保温部件)的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保温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装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保温部件,包括发泡保温内层,所述发泡保温内层外围包覆有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
本发明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成型内部有发泡空腔的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并往发泡空腔内注入发泡料以成型发泡保温内层;
或者,
分别成型外壳和内衬,往外壳或/和内衬内喷涂或注入发泡料,在外壳或/和内衬未完全固化前压合外壳和内衬以形成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所述发泡料在所述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内发泡成发泡保温内层;
或者,
成型发泡保温内层并在发泡保温内层外包覆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发泡保温内层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
本发明的保温部件由于发泡保温内层外围包覆有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因此,密封效果好,而且无需预装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由于直接成型出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因此,无需通过其它的连接件将外壳与内衬预装在一起,因此具有预装工序少,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保温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保温部件的成型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发泡保温内层;2-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保温部件,包括发泡保温内层1,该发泡保温内层1外围包覆有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2。
本发明的保温部件由于发泡保温内层1外围包覆有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2,因此,密封效果好,而且保温部件整体为一体结构,无需使用预装件进行预装,因此,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除此之外,还具有外观美观整齐大方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中的无缝指刚性高分子材料层上无预装件,无组装件等,外观呈现一体化结构,由于刚性高分子材料层无缝,因此,密封效果好,整体外观整洁大方。
所述刚性指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满足保温部件对强度和硬度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至少部分包括刚性食品安全级材料层。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无缝刚性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外壳和内衬,所述内衬为刚性食品安全级材料层。由于在使用时内衬可能会与食物接触,所述内衬采用刚性食品安全级材料层具有更安全卫生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未经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