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的11-α羟化反应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1102.6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秋;朱荣;谭桂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33/10 | 分类号: | C12P33/10;C12P33/06;C12P39/00;C12R1/645;C12R1/885;C12R1/66;C12R1/67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01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素类 物质 重要 中间体 11 反应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的11-α羟化反应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甾体激素类物质是皮质激素药物的主要成分,皮质激素药物对机体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很强的抗感染、抗过敏、抗病毒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我国是皮质激素原料药的出口大国,其中乙酸强的松占总产量的60%,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采用黑根霉转化工艺,2%的投料量转化率为40%~50%,与国外生产水平80%~90%差距较大,因此开发新的高产菌种将有望从整体水平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对于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的11-α羟化反应制备方法主要集中在化学法和生物法转化,化学法由于涉及到环境污染、反应过程危险、转化效率低等缺点,生物转化法由于其具有转化率较高、具有环境友好效果、反应过程易控制等优点而得到推广。目前新型霉菌对甾体羟化反应的转化率较高,但存在转化周期长、易产孢子、菌体细导致抽滤、离心困难等不足。
刘玲玲、杜大庆等人研究金龟子绿僵菌对甾体底物11-α羟化反应的工艺,对甾体底物16α、17α-环氧黄体酮的羟化反应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工艺结果为:浓度为1~1.2×108个/ml的孢子液,接种量为0.8ml。培养基配比分别如下:一级葡萄糖3.0g/dL、玉米浆2.5g/dL、硫酸铵0.15g/dL、蚕蛹粉0.2g/dL,培养温度26~28℃,228r/min培养36h,15%接种量,接种二级,二级葡萄糖调整为3.5g/dL,其余同一级,继续培养至pH值降到最低点以前(20h左右)将发酵液稀释一倍之后投料,投料浓度2g/dL(吐温水溶液),转化65h后结束发酵,转化率达70%以上。该工艺采用了天然培养基,生产成本较高,且工艺过程涉及到一级培养和二级培养,工艺复杂繁琐,转化率最高仅为73.2%。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11-α羟化反应制备技术存在转化率低、制备方法复杂、反应时间长、成本高等,通过研究添加生物催化剂或前体物,刺激新型霉菌更多的产生羟化酶,抑制别的酶产生,从而实现提高转化率,缩短反应时间,减少杂质生成,且制备方法得到简化。本发明采用各成分清晰、成本低的合成培养基,相对于成分过于复杂、成本高的天然培养基,成本得到降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的11-α羟化反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甾体底物Ⅰ投入含有霉菌种子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在霉菌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羟化反应,对甾体底物Ⅰ的11位、21位进行改造,得到具有11-α-羟基、21羟基的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Ⅱ,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0.1~10g/L的硼酸盐催化剂;所述甾体底物Ⅰ和甾体激素类物质重要中间体Ⅱ中, 或
反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步进行霉菌种子培养,本步骤为现有公知技术,首先配置斜面培养基和种子培养基,并进行灭菌,取霉菌菌株涂布于斜面培养基上,在25~32摄氏度下培养5~7d。菌种斜面加入无菌水,用棉签扫下,制成浓度约1.2×108个/mL的孢子液。吸取0.5ml孢子液,接种到100mL灭过菌的种子培养基中,25~32度,150~200r/min条件下培养24h左右。其中种子培养基成分(g/L):磷酸氢二钾0.05,硫酸镁0.05,柠檬酸铁铵0.005,柠檬酸2,硝酸铵2,碳酸钙10,甘油20,葡萄糖5。斜面培养基(g/L):在种子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琼脂15g。
(2)第二步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基培养,将80ml培养好的种子液移种到已灭菌的1600ml发酵培养基溶液中,在25~32度,150~200r/min条件下培养,其中发酵培养基成分(g/L):棉籽饼粉3~8,葡萄糖10~25kg,氯化钾0.02~0.15,硝酸钾0.5~3.0,磷酸二氢钾0.5~2.5,磷酸氢二钾1.0~4.0,硼酸盐0.1~10。
(3)第三步羟化反应催化,霉菌发酵生物量干重达0.5~6g/L后,投入乙醇水溶好的甾体底物Ⅰ,继续转化50~70h,结束发酵获得发酵液。
(4)第四步分离提取:发酵液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后,将分离液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通过蒸馏浓缩有机溶剂后得发酵转化产物湿品,再经65℃烘干得发酵转化产物干品,发酵转化产物经HPLC测定后计算转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