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0676.1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3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超;于新海;江凡;官芸;陈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C11B1/00;C11B1/04;B01J19/18;B01J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有效成分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提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主要是针对粗油脂的提取,也可以分离提取其他水溶性成分,所述植物的有效成分是C14-18的饱和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被广泛运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以及食品医药等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物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行业中。对天然植物原料有效成分的提取是其重要的方式和环节。
目前对天然植物的提取主要是采用有机溶剂加热浸提,这种方式提取效率不高,时间、能源消耗大,往往不仅造成植物原料中热敏性成分的破坏,还带出很多杂质,增加了后续分离纯化的处理过程,增加了消耗和生产成本。
超声波提取技术是利用超声波特殊的强纵向振动,高速冲击破碎、空化效应搅拌及加热等物理性能,加速有效成分的溶解,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具有提取时间短、产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无污染等优点,在提取天然植物及中草药有效成分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将高速剪切射流强化和超声空化强化耦合,运用于植物有效物质提取中,采用低速搅拌和低速剪切作用,将组织细化传递到有效作用区域内,利用超声波技术和高速剪切,迅速破坏细胞结构,使有效成分释放,时间短,产量高,能耗低;采用循环水系统,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效率,对于名贵中草药降较好保持其药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步骤如下:
1)将需要提取的植物清洗干净,预处理大小后(具体多大范围),与去离子水混合配比质量比为1:3~1:10,打开提取装置C型夹,启动升降装置将混合物倒入罐体内,上升罐体并密封;
2)启动锚式搅拌器,转速为50-250r/min,同时启动循环水浴,控制搅拌罐中混合物料的温度为0-60℃,1-5min后开启旋转刀片,设置转速为50-500r/min,搅拌2-8min;
3)开启高速剪切搅拌器,同时开启超声波发生器,设置超声波功率;
4)高速剪切搅拌器搅拌15-30min后,停止高速剪切搅拌器与旋转刀片,打开进料口,加入罐体总体积的1/8~2/8的石油醚,再关闭进料口;
5)继续搅拌10-20min后,停止搅拌和超声发生器,抽取上层石油醚,将下层混合物通过出料口排出;
6)将提取液减压蒸馏浓缩即可获得所需有效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为C14-18的饱和以及不饱和脂肪酸。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步骤(1)中混合物加入量要超过旋转刀片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步骤(5)继续搅拌10-20min后,停止搅拌和超声发生器,抽取上层石油醚,将下层混合物通过启动升降装置,取下罐体,倒出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物质,提取步骤为所述步骤(1)(2)(3)(5)(6)。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高速剪切搅拌器转速为10000-28000r/min。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进一步优选的是,高速剪切搅拌器转速为10000-20000r/min。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超声波发生器功率为50-500w,频率为50-25khz,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超声波发生器功率为100-150W。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锚式搅拌器转速为80-150r/min。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优选的是,旋转刀片转速为200-350r/min。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所应用的提取设备,包括匀浆设备罐体1和其上端设置的端盖13,所述端盖13与匀浆设备罐体1通过C型夹和垫片密封,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排气系统用橡胶吊耳装置
- 下一篇:机械制图用绘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