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群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443.0 | 申请日: | 2013-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对由多部电梯构成的电梯群进行控制调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楼宇高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高层楼宇中均设置多部电梯,而对电梯的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当前电梯控制系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上的单梯控制,而是逐渐过渡发展到了将整个大楼内的多部电梯看成一个整体的电梯群来进行控制调度,即电梯群控。
现有技术中,电梯群控的调度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带群控器的集中式群控调度;另一种为不带群控器的主从式群控调度。不论是群控器方式还是主从式方式,都存在一个负责整个群控系统调度的“领导者”,比如群控器或者主从式的主梯。该“领导者”接收整个群控系统中各个电梯的外呼请求,根据各个电梯的当前状态,根据一定的调度法则,将接收到的外呼请求即时分配给当前状态的最优梯,实现一次群控的分配。
当前电梯的群控调度研究基本是在这一模式下实现某种调度算法的最优化。例如:Sogawa将模糊理论与专家系统相结合提出一种电梯群控模糊专家系统;宗群等在《控制与决策》第19卷第8期的“电梯群控系统智能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一文中,将遗传算法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电梯智能群控算法的研究。这些优化算法在降低候梯时间方面取得了比传统算法优越的结果。
但是,随着电梯群控规模的越来越大,电梯交通系统复杂度变得越来越高,“领导者”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优化求解计算工作量。此外,电梯群控是一类具有高复杂度和实时性要求的多目标动态调度问题,当时按照最优原则分配好的外呼请求,过一段时间后或许就不是最优派梯,算法的优化只是降低此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不能完全杜绝此事件的发生。这些都将成为制约电梯群控系统高效运行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电梯群控方法,改变现有技术中以“领导者”为主体的控制调度方法,实现电梯的对等控制,从而解决“领导者”优化求解计算工作量繁重的问题,实现外呼的最优化分配。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群控方法,电梯群由至少2台电梯构成,外呼请求由设置在各楼层的外召板上的呼叫按钮发出,同一电梯的主控板、轿厢板和外召板间经第一通信电路连接,在每一电梯的主控板中设有用于存放整个群控系统中所有未服务的外呼请求的存贮区,构成群控外呼共享池,将各电梯的控制板经第二通信电路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电梯群:当检测到通过第二通信电路连接并正常工作的电梯数不少于2台时,当前电梯加入电梯群,群控生效,否则退出电梯群;
(2)群控生效时,处于群控中的电梯主控板在接收到本台电梯的外召板发送的外呼服务请求后,将该外呼服务请求通过第二通信电路添加到各个电梯的群控外呼共享池,实现该外呼服务请求的共享;
(3)群控中的各电梯主控板实时轮询群控外呼共享池中的外呼服务请求队列,根据预先设定的外呼服务请求响应规则决定是否发送群控外呼服务请求命令给群控系统中的其它电梯,发送后转入步骤(4),否则重复步骤(3);
(4)等待收集其它电梯的回送群控外呼请求响应命令,全部收集完成后,根据各自回复的响应决定此次外呼服务请求是否成功,如果成功则将该外呼请求加入当前电梯中并发送群控外呼清除命令清除群控外呼共享池中关于当前外呼请求的标志位,完成一次群控外呼服务请求,否则执行步骤(3);
(5)当电梯启动一次运行到站停车后发送外呼服务完成命令,清除当前层站其它电梯及群控外呼共享池中所有标志位并清除外呼灯;
(6)执行电梯轿厢板的指令,并重复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报警器
- 下一篇:通过组织培养持续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