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单元和包括该透镜驱动单元的光学拾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68117.9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斌;李硕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1372 | 分类号: | G11B7/1372;G11B7/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罗延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单元 包括 光学 拾取 | ||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3月2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2203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其全部公开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下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光学盘驱动器的光学拾取器和透镜驱动单元,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光学盘驱动器的包括悬线固定结构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光学盘驱动器包括用于从盘读取信息和将信息写入到盘的光学拾取器。光学拾取器的物镜驱动单元通常由音圈电机(VCM)来驱动。物镜驱动单元可以包括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静态结构包括永磁体和磁轭,动态结构包括驱动线圈和物镜。通常,与静态结构相比,动态结构被多条悬线所支撑。悬线为将驱动电压施加到驱动线圈,以控制透镜的聚焦和循迹而提供电连接。
纤薄型的光学盘驱动器被用于诸如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具有有限厚度的装置。因此,用于纤薄型的光学盘驱动器的光学拾取器也应具有有限的厚度。然而,光学拾取器具有的元件在将其在结构上制作得很薄方面存在限制。这些元件之一是连接悬线和驱动线圈的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连接部分被交替地形成的光学拾取器的结构,以防止因悬线和驱动线圈之间的连接部分而增加致动器的厚度(高度)。然而,这样的结构在结构上是复杂的。例如,与缠绕柱(winding post)对应的触点的位置彼此交叉,且具有不同长度的悬线结合到触点。因此,需要一种简化的结构。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单元,该透镜驱动单元包括:线支撑件;透镜框架,包括物镜和多个驱动线圈;多条悬线,连接到所述多个驱动线圈,其中,悬线被固定到线支撑件并被固定到透镜框架的相对的侧表面;多个缠绕柱,设置在透镜框架的相对的侧部上,并沿悬线延伸所沿的方向延伸,其中,驱动线圈的线圈端部绕缠绕柱缠绕,并通过包括在缠绕柱中的连接部分而电连接到悬线。
所述透镜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端子板,端子板包括形成在透镜的相对的侧部上的所述多个缠绕柱和悬线的端部穿过的通孔。
缠绕柱和通孔可以沿与物镜的相对的侧面平行的平面方向排列。
缠绕柱可以包括三棱柱形状,通孔可以位于从缠绕柱的包括三棱柱形状的区域扩展的矩形区域之内。
通孔可以分别形成在缠绕柱的中部中。
通孔的开口部分可以沿一个方向扩展,用于电连接悬线的端部和驱动线圈的线圈端部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在开口部分中。
驱动线圈可以形成在与悬线延伸所沿的方向交叉成直角的两个侧表面处。
透镜框架可以对应于纤薄型光学盘驱动器。
在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光学拾取器,该光学拾取器包括:物镜,面对光学记录介质;透镜驱动单元,被构造为驱动物镜;光源,被构造为朝向物镜发射光;光接收装置,被构造为接收被光学记录介质反射的光,其中,透镜驱动单元包括:线支撑件;透镜框架,包括物镜和多个驱动线圈;多条悬线,连接到所述多个驱动线圈,其中,悬线被固定到线支撑件并被固定到透镜框架的相对的侧表面;多个缠绕柱,设置在透镜框架的相对的侧部上,并沿悬线延伸所沿的方向延伸,其中,驱动线圈的线圈端部绕缠绕柱缠绕,并通过包括在缠绕柱中的连接部分而电连接到悬线。
透镜驱动单元还可以包括端子板,端子板包括形成在透镜框架的相对的侧部上的所述多个缠绕柱和悬线的端部穿过所通过的通孔。
缠绕柱和通孔可以沿与物镜的相对的侧面平行的平面方向排列。
缠绕柱可以包括三棱柱形状,通孔可以位于从缠绕柱的包括三棱柱形状的区域扩展的矩形区域之内。
通孔可以分别形成在缠绕柱的中部中。
通孔的开口部分可以沿一个方向扩展,用于电连接悬线的端部和驱动线圈的线圈端部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在开口部分中。
其他的特征和方面可以因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光学拾取器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光学拾取器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光学拾取器的示例的另一示图。
图4是示出物镜驱动单元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在物镜驱动单元中支撑物镜的透镜框架的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包括在透镜框架中的端子板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在图6的透镜框架中固定的悬线的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图6的透镜框架中与悬线结合的缠绕柱的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透镜驱动单元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星存储技术韩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1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