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300.3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胜之;安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轮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例如图4所示的车轮支承装置,以便将车轮支承为相对于在汽车的车身设置的悬架装置能够旋转。该车轮支承装置具备:轮毂单元80;以及将扭矩传递至该轮毂单元80的联轴器90。
轮毂单元80具备固定环81、旋转座圈82以及滚动体83,在旋转座圈82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花键84。上述固定环81固定于悬架装置。在上述旋转座圈82安装有车轮。上述滚动体83设置于上述固定环81与上述旋转座圈82之间。联轴器90具有外圈89。上述外圈89具有筒状的主体部88与轴部87。上述轴部87从上述主体部88沿轴向延伸。在轴部87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内花键84啮合的外花键86,以便在轮毂单元80与联轴器90之间能够传递扭矩。
在图4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为了组装轮毂单元80与联轴器90,需要较多的工序。即,进行使轮毂单元80与联轴器90的外圈89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定位(第一工序)。将联轴器90的轴部87压入(临时压入)到旋转座圈82,使轴部87的前端从旋转座圈82的轴向的端面(在图4中为左侧的端面)露出(第二工序)。将临时螺母(未图示)安装于在轴部87的前端形成的螺纹部87a(第三工序)。通过使该临时螺母与螺纹部87a螺合,将轴部87压入(真正压入)到旋转座圈82,直到轮毂单元80的旋转座圈82与联轴器90的外圈89之间的间隙消失为至(第四工序)。将临时螺母从轴部87卸下(第五工序),将正式螺母85紧固于轴部87的螺纹部87a(第六工序),并且,通过敛缝等将正式螺母85固定于旋转座圈82的侧面,进行正式螺母85的锁紧(第七工序)。
此外,如图4所示,构成为:将轴部87压入到旋转座圈82并使在轴向较长的外花键86与在轴向较长的内花键84啮合。因此,当形成该花键86、84时,尤其需要严密的尺寸管理,即使在形成花键的工序中也需要较多的工时。
因此,例如利用日本特开2008-284920号公报(参照图4)所记载的车轮支承装置(车轮用轴承装置),以使轮毂单元与联轴器的组装较容易。在该车轮支承装置中,在轮毂单元所具有的旋转座圈的轴向一侧的圆环状的侧面形成有第一花键。在联轴器所具有的外圈的轴向另一侧的圆环状的侧面形成有与第一花键啮合的第二花键。第一花键及第二花键分别遍及圆环状的侧面的大致整个面而形成。
在该日本特开2008-284920号公报(参照图4)所记载的车轮支承装置的情况下,在轮毂单元与联轴器的组装中,在使轮毂单元与联轴器的外圈从轴向对接,使轮毂单元侧的第一花键、与联轴器侧的第二花键啮合的状态下,利用螺栓将轮毂单元与联轴器沿轴向紧固而进行。
这样,在该日本特开2008-284920号公报(参照图4)所记载的车轮支承装置的情况下,轮毂单元与联轴器的组装变得容易。然而,如上所述,第一花键及第二花键分别遍及圆环状的侧面的大致整个面而形成,所以为了通过采用例如冲压机的塑性加工形成这些花键,需要较大的冲压载荷。此外,为了精度良好地形成花键整体,需要水平较高的加工技术。因此,存在在例如轮毂单元的旋转座圈的轴向一侧的圆环状的侧面,仅在其外周侧区域形成有花键的车轮支承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74178号公报(参照图3))。
在日本特开2008-174178号公报(参照图3)所记载的轮毂单元中,可以仅在圆环状的侧面的外周侧区域形成有花键。因此,为了通过采用例如冲压的塑性加工形成花键,与日本特开2008-284920号公报(参照图4)所记载的轮毂单元的情况相比,以较小的冲压载荷施行,此外,易于精度良好地形成花键。
然而,当在圆环状的侧面仅局部地形成花键的情况下,若传递扭矩增大,则存在在花键产生的表面压力变高的忧虑。即,当在圆环状的侧面局部地形成花键的情况下,存在在轮毂单元与联轴器之间传递的扭矩的大小被限制的忧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花键构造的车轮支承装置,在该花键构造中,将在轮毂单元及联轴器的轴向的端面形成花键的区域形成为局部,且能够确保可传递的扭矩与以往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