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贴壁式预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1511.1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晶;张艳霞;卢燕;矫强;王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壁式 预热 | ||
技术领域
贴壁式预热水器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及南方部分地区,冬季寒冷,热水供给是重要的生活供给之一。煤气热水器、电热水器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等在不同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在寒冷的冬季,由于门窗紧闭,煤气热水器的不安全因素尤为突出。而较为安全的电热水器天越冷电加热越慢,耗能越高。太阳能热水器要受到气候阴晴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的冬季,日照时间短,阳光斜射,室外气温大多在零摄氏度以下,再遇到连阴天,太阳能热水器是很难发挥作用的。煤气热水器安装需要专业人员安装,否则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煤气中毒;电热水器也要在墙壁上打眼固定;太阳能更是需要到室外去安装和固定,特别是楼房的安装人员更是需要在有可靠安全防护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安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利用暖气作为热源的可即时提供热水的装置;目的之二:是使本发明的热水器可延长预热时间;目的之三:是增加换热面积;目的之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目的之五:预热的水要无毒无害;目的之六:易于加工;目的之七:机械强度高结实耐用。为达到上述诸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贴壁式预热水器
1、贴壁式预热水器,包括进水嘴1、悬挂孔A2、悬挂孔加强筋A3、悬挂孔加强筋B4、悬挂孔B5、悬挂孔加强筋C6、悬挂孔C7、出水嘴加强筋8、出水阀9、出水软管10、出水嘴11、悬挂孔加强筋D12、悬挂孔D13、上折流焊缝14、水包15、下折流焊缝16、悬挂孔加强筋E17、悬挂孔E18、进水嘴加强筋19、进水软管20,其特征在于:水包15为左右两个等腰梯形合并而成的六边形袋状水包,两个等腰梯形的下底在中央重合,水包15中上底和腰的夹角为圆弧角;水包15两个梯形的下底的底端装有进水嘴1;水包15两个梯形的下底的顶端装有出水嘴11;水包15的几何中心装有悬挂孔B5,悬挂孔B5外缘设有悬挂孔加强筋B4;水包15的两个几何梯形的上底和腰的夹角处,分别设有悬挂孔A2、悬挂孔C7、悬挂孔D13、悬挂孔E18,悬挂孔A2、悬挂孔C7、悬挂孔D13、悬挂孔E18的外缘分别设有悬挂孔加强筋A3、悬挂孔加强筋C6、悬挂孔加强筋D12、悬挂孔加强筋E17;进水嘴1连接进水软管20,出水嘴11连接出水软管10,出水软管10上装有出水阀9。
2、所述的水包15上有两条水平的焊缝上折流焊缝14和下折流焊缝16,上折流焊缝14为水平焊缝,位于水包15的两个几何梯形的下底的高度的2/3处,所述的下折流焊缝16为水平焊缝,位于水包15的两个几何梯形的下底的高度的1/3处;上折流焊缝14一端连接水包15左梯形的上底,上折流焊缝14的长度≈水包15中几何梯形的高×2×2/3,下折流焊缝16一端连接水包15右梯形的上底,下折流焊缝16的长度≈水包15中几何梯形的高×2×2/3。
3、所述的进水嘴1与水包15连接处设有进水嘴加强筋19;所述的出水嘴11与水包15连接处设有出水嘴加强筋8。
4、所述的进水嘴1和出水嘴11的外形为圆柱形,上有等距的螺纹。
5、所述的进水嘴1和出水嘴11均为壁厚为1.5~2.5mm的无毒聚丙烯材料。
6、所述的水包15材料为无毒聚乙烯软材料。
7、所述的进水软管20和出水软管10均为无毒聚乙烯软管。
8、所述的进水软管20的内径=进水嘴1的外径;所述的出水软管10的内径=出水嘴11的外径。
二、贴壁式预热水器的安装和应用
贴壁式预热水器的安装和应用,其特征在于:采取如下步骤:
步骤1:使贴壁式预热水器的进水嘴1在下,出水嘴11在上,将贴壁式预热水器用软绳通过悬挂孔A2、悬挂孔C7、悬挂孔D13、悬挂孔E18和悬挂孔B5预绑缚于暖器片上;
步骤2:将进水嘴1连接进水软管20;
步骤3:出水嘴11通过出水软管10接出水阀9;
步骤4:将进水软管20接自来水管;
步骤5:初次使用,打开自来水阀,使自来水通过进水软管20进入到水包15内,水进满水包15后,当水包15内的压力与自来水管网压力平衡后,进水自动停止;
步骤6:用软绳将贴壁式预热水器,贴着暖器片固定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515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复合生物反应器快速启动的方法
- 下一篇:快锁定防盗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