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低温氧化的二硅化钼基合金及其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0771.9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冯培忠;苏健;王晓虹;孙智;牛继南;强颖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9/18 | 分类号: | C22C29/18;C23C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氧化 二硅化钼基 合金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低温氧化的二硅化钼基合金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金属间化合物二硅化钼(MoSi2)以其较高的熔点(2030℃)、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等优势而被认为是继Ni基超合金、TiAl基化合物和结构陶瓷之后出现的极具竞争力的高温(1200~1600℃)结构候选材料。MoSi2电热元件在空气中的最高使用温度已经达到1800℃。但是,室温韧性差、高温易蠕变以及低温粉化瘟疫现象(Pest)三大缺陷严重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实用化进程。
Pest氧化现象,即在某一特定温度范围内结构快速发生灾难性破坏,同时伴随有加速内氧化过程的行为,Pest现象是1955年Fitzer在研究MoSi2的低温氧化过程中首先发现并命名。他们发现尽管MoSi2在15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是在低温MoSi2表现出灾难性粉化行为,甚至在空气气氛中暴露几分钟就可以完全粉化,这种现象非常类似于锡的低温粉化(tin pest),因而Fitzer把MoSi2的低温粉化现象称之为Pest。随后Westbrook总结了自1899年以来的文献资料,发现不仅MoSi2存在Pest现象,包括NbSi2在内的许多硅化物和铝化物都存在Pest现象。
自从Fitzer发现MoSi2低温“Pest”现象之后,Fitzer、Meschter和Chou等众多的学者对MoSi2低温“Pest”机理及防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关“Pest”现象出现了多种解释,至今还未得到定论。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裂纹、无空隙并且致密度>98%的材料可以避免“Pest”现象的发生。Westbrook认为“Pest”是由于氧在晶界的偏析和沿晶界的扩散,引起晶界脆化和沿晶裂纹所致。Kurokawa等认为裂纹、孔洞和SiO2夹杂是影响材料发生加速氧化的主要因素,Kuchino具体研究了火花等离子烧结材料的氧化特性,认为晶界的SiO2为氧的进入提供了方便的通道,通过原位合成致密的(99%)MoSi2中因含有很少量的SiO2,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抗氧化性。
NbSi2同样具有Pest现象,1961年Rausch进行了首次报道,其后Pitman、Kurokawa、Murakami、张芳等先后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Pitman和Murakami先后证实NbSi2在1023K存在严重的Pest现象,通过添加Cr可以有效抑制Pest现象的发生;Kurokawa认为NbSi2在1073K及以上温度表现出明显的加速氧化行为;张芳等认为含有大量微裂纹的电弧熔炼多晶样品在1023K经3h氧化后完全粉化,而单晶和SPS多晶样品经过89h后依然完整,但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呈线性规律,氧化产物为疏松的Nb2O5和SiO2,因而其Pest现象是本征无保护条件下氧元素与基体元素直接反应的过程。
目前对MoSi2进行改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添加第三种元素(Nb、W、Al、Ti、Cr、B、Ta、La等)合金化,尽管力学性能有所提高,但还缺少关于Nb、W、Ti、Cr等合金化MoSi2材料抗低温加速氧化的技术,因而有必要开展相关工作。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40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