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及其拦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29601.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成基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预警 拦截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车辆的交通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及其拦截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超高车的限高技术措施,主要为在隧道口设置警示牌、限高杆等,这些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段,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措施。但这些常见措施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举例来说,若仅仅在隧道入口处安装金属圆形限高指示牌,来限制超高车,往往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这种限高措施要靠驾驶员看清并自觉遵守,无主动约束力,一旦有超高车闯入,人工来不及阻拦。若仅在隧道入口处安装悬吊的金属限高杆,也无法有效限制超高车。有时发现限高杆被撞歪、一端掉落后,说明仍有超高车强行通过,一旦有超高车闯入,人工还是来不及阻拦,而且如果驾驶员没看清或估计不准的话,会造成伤人伤车的结果。
当然,现有的超高车拦截技术中,也有采用较为先进的探测技术,即:在隧道入口处两侧安装对射式探测器,对超高车进行探测并将报警信号传至中控室。但从发现超高车报警到超高车闯入隧道只有十几秒时间,人工根本来不及阻拦,因此实践过程中也还是起不到理想的拦截效果。而且,以上各种拦截方式大多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拦截车辆时车辆已经离隧道口太近,要么值班人员不知道,要么看到超高车时也已经晚了,缺乏拦截前的准备时间。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及其拦截方法,其能有效拦截超高车,并可诱使超高车驶离预警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用于拦截超高车进入隧道,所述拦截系统包括第一探测器、LED显示屏与扬声器、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二探测器相连接的报警器、及位于隧道入口处的拦截岗亭,所述第一探测器、LED显示屏与扬声器、第二探测器依次沿靠近隧道入口的方向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LED显示屏和扬声器相互连接,所述LED显示屏和扬声器内设置有隧道限高、驶离出口的信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器连接至所述拦截岗亭。
本发明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方法,用于拦截超高车进入隧道,在沿靠近隧道入口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探测器、LED显示屏和扬声器、第二探测器、及与第二探测器相连接的报警器、及接收报警信号的拦截岗亭;当第一探测器探测到所述超高车辆时,所述LED显示屏和扬声器将传达出隧道限高、驶离出口的信息;当第二探测器探测到所述超高车辆时,所述报警器将报警信号传至拦截岗亭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能在足够远的距离就及时发现超高车辆,并利用LED显示屏和扬声器将超高车辆诱导至出口,从而避免驶入隧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车预警拦截系统,用于拦截超高车进入隧道,包括第一探测器10、LED显示屏与扬声器20、第二探测器30、与所述第二探测器30相连接的报警器、及位于隧道入口处的拦截岗亭40。
所述第一探测器10、LED显示屏与扬声器20、第二探测器30依次沿靠近隧道入口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相互间距为500米,使得所述LED显示屏与扬声器20设置于所述第一探测器10与第二探测器30的中间位置,且所述第一探测器10与所述LED显示屏和扬声器相互连接。所述拦截岗亭40距离隧道入口300米距离,所述第二探测器30距离所述拦截岗亭40为1000米。所述报警器连接至所述拦截岗亭40内,以及时提醒值班人员。
所述第一探测器10距离所述隧道入口最远,用于在最远的距离处探测出驶来的超高车辆,第一时间发现超高车辆,当探测到超高车辆时,第一探测器10的探测信号传送至LED显示屏及扬声器,使LED显示屏及扬声器进入工作状态,在LED显示屏上显示从前方出口驶离的信息,并在扬声器内播放从前方出口驶离的广播,如此,依靠LED显示的内容及扬声器的广告播放,来告知超高车辆从前方的出口驶离,阻止超高车辆继续驶向隧道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成基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成基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9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丝器
- 下一篇:圆型针织机的单电子选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