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23363.2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立;王博;王龙一;甘智华;褚建琛;张小斌;张学军;汪伟伟;吴镁;刘雨梦;赵胜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1/10;F25B9/00;F25B41/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线性 压缩机 驱动 节流 制冷 循环系统 | ||
1.一种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单元和预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包括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节流前换热器(3)、节流阀(4)和蒸发器(5);所述的预冷单元包括一级预冷换热器(2)和预冷机构(6);按照制冷剂流向,所述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一级预冷换热器(2)的高温侧管路、节流前换热器(3)的高温侧管路、节流阀(4)和蒸发器(5)入口连通,蒸发器(5)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节流前换热器(3)的低温侧管路和压缩机(1)入口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按照预冷剂流向,所述预冷机构(6)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一级预冷换热器(2)的低温侧管路、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的表面盘管(7)和预冷机构(6)入口连通形成循环预冷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为超导线性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预冷换热器(2)高温侧管路出口与节流前换热器(3)高温侧管路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和二级预冷换热器(14);所述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入口与一级预冷换热器(2)的高温侧管路连通,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出口通过二级预冷换热器(14)的高温侧管路与节流前换热器(3)高温侧管路入口连通;所述二级预冷换热器(14)的低温侧管路入口通过管路同时与预冷机构(6)出口连通,出口与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的表面盘管(13)入口连通;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的表面盘管(13)出口通过管路同时与预冷机构(6)的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2)为超导线性压缩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前换热器(3)的低温侧管路出口和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线性压缩机(8)、一级换热器(9)、高温预冷换热器(10)、二级换热器(11);按照制冷剂流向,所述节流前换热器(3)的低温侧管路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二级换热器(11)的低温侧管路、一级换热器(9)的低温侧管路与所述线性压缩机(8)入口连通,线性压缩机(8)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一级换热器(9)的高温侧管路、高温预冷换热器(10)以及二级换热器(11)的高温侧管路与所述一级低温线性压缩机(1)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机构(6)为氢吸附式制冷机构、以氢为工质的J-T节流制冷机构、以氮为工质的J-T节流制冷机构、或者以氦为工质的回热式制冷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低温线性压缩机驱动的J-T节流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冷剂为氦气,所述的预冷机构(6)为能够提供20K以下温度冷源的预冷机构;所述的超导线性压缩机的线圈为临界温度高于20K的超导材料;所述预冷换热器(2)制冷剂出口的制冷剂需预冷至20K及以下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233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