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用杀菌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3862.3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平;苗润盛;林力东;温锦奋;齐军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3639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杀菌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用杀菌剂。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常常混和发生。化学防治是减轻病害损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有些杀菌剂防治谱较窄,农民必须多种杀菌剂一起使用。但是,长期、大量地应用化学杀菌剂,病菌会对其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效迅速下降,不得不加大用量。化学杀菌剂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是破解上述两难选择的重要途径。
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属于N-糖苷类,是一种广谱的农用杀菌抗生素,通过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和使丝状真菌菌丝畸形,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杀死孢子而导致病菌死亡。能够抗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分枝杆菌,酵母菌及丝状真菌。中生菌素的产生菌及其制备方法由专利ZL200310103250.X提供,该发明公开了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CGMCC No.1026,并由CGMCC No.1026发酵后得到中生菌素,同时提供了由该菌种制备中生菌素的方法。专利ZL200310103513.7则提供了中生菌素的可湿性粉剂组成及其制备方法。专利ZL200510044505.9提供了一种针对植物病害的农用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中生菌素和乙酸铜复配而成。中生菌素是一类新型抗生素,对农作物的多种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总体来说,目前中生菌素的复配制剂种类较少,急需开发其复配产品,扩大其杀菌谱。
嘧霉胺(pyrimethanil)又名施佳乐,化学名称为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属苯胺基嘧啶类新型杀菌剂,通过抑制病菌浸染酶的产生从而阻止病菌的侵染并杀死病菌。具有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施药后迅速达到植株的花、幼果等喷雾无法达到的部位杀死病菌,药效更快、更稳定。特别是对苯并咪唑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已产生抗药性的灰霉病菌效果较好。但是嘧霉胺用到有些作物如茄子上,容易出现药害,浓度高或用量大时,药害会更加严重。嘧霉胺与合适药剂的科学复配可以减少药害的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的杀菌剂防治谱较窄,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使用嘧霉胺易出现药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杀菌谱广、田间防效高、可以减少药害的兼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及真菌性病害的农用杀菌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农用杀菌剂,含有中生菌素和嘧霉胺,中生菌素与嘧霉胺的重量配比为1:4~50。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优选中生菌素与嘧霉胺的重量配比为1:5~20。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更优选中生菌素与嘧霉胺的重量配比为1:10~12.5。
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还含有助剂和载体,制成可湿性粉剂。助剂主要起润湿、分散作用,提供一个表面活性作用,使其分散更均匀;载体主要起吸附、填充作用。本发明的杀菌剂组合物中所使用的助剂和载体,均为可湿性粉剂生产中常用的助剂和载体,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助剂,轻质碳酸钙载体。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中生菌素0.1~10%,嘧霉胺1~50%,助剂1~10%,载体30~97.9%。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原料重量百分比如下:中生菌素0.2~6%,嘧霉胺5~40%,助剂1~8%,载体46~93.8%。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是以中生菌素和嘧霉胺为有效成分,加适当助剂和载体,经一定的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可湿性粉剂。
将原料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可湿性粉剂。
所述的农用杀菌剂用于防治黄瓜灰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番茄黑斑病、番茄菌核病、西葫芦灰霉病、西葫芦软腐病、花椰菜灰霉病、大蒜灰霉病、韭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葡萄灰霉病、辣椒灰霉病、豇豆灰霉病、小麦灰霉病、苹果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和烟草赤星病,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所述的应用,在于所述的农用杀菌剂与水混匀配成药液喷雾。
所述的应用,在于所述的农用杀菌剂与500~2000重量倍的水混匀。
多次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和嘧霉胺按一定比例复配后,会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中生菌素和嘧霉胺按重量比1:10复配后,应用通用的方法进行室内生物测定,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86.85。田间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1500倍液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效果达91%。说明上述组分的联合作用,使本发明的杀菌活性明显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3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