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具有人体远红外线波段的材料微细化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10883.X 申请日: 2013-01-11
公开(公告)号: CN103920574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张仁鸿 申请(专利权)人: 张仁鸿
主分类号: B02C21/00 分类号: B02C21/00;B82Y30/00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代理人: 韩蕾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人体 红外线 波段 材料 微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使具有人体远红外线波段的材料微细化的方法,尤其是指一种将具有远红外线能量的材料微细化,以达到微米至纳米程度,使材料的总表面积增加,不仅可增加远红外线的放射面积,亦因可以纳米分散状态存在,使得放射性稳定,而具有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及活化细胞的效果。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开第201000028号“蚬壳粉及其制法”的发明专利,于其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公开了技术人员先将牡蛎壳洗净以去除淤沙污垢,再以轧碎机将牡蛎壳打碎为5X5公分左右大小的碎片,随后以95℃的电炉烧成1小时后,之后再研磨成平均粒径约200筛孔的氧化钙白色粉末的牡蛎壳粉,由于牡蛎壳的主成份为碳酸钙,再加上其它金属盐与微量蛋白质等副成份所组成,导致牡蛎壳粉形成时仍具有大量的无机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因此,需再将牡蛎壳粉溶于化工合成的有机酸溶液中水解,借此与小分子量胺基酸等有机酸分子合成,以获得合成物溶液,再经过烘干形成粉末颗粒,且上述的蚬壳粉是以产生钙离子供人体肠胃吸收,借由钙离子属碱性可中和人体内的酸毒,使人体的体液和血液维持于健康的弱碱性状态,更有技术人员宣称只要将酸毒去除,即可避免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然其效果仍是以蚬壳粉产生的钙离子所形成的机制为主。

再者,一般临床上造成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由有明确病因所引发的高血压,例如:肾脏异常(例如肾炎并发症、肾结石、肾皮质萎缩等)、血管异常(例如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或体内内分泌异常(例如有肿瘤或器官功能亢进)等,此类高血压若能将该病因去除而使血压同复正常,即可不用服药;另一类则为由没有明确病因所引发的高血压,此类高血压患者常有着家族病史,因此被认为与遗传有关,该类患者的高血压症状通常无法根治,虽然可通过生活型态的调整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减缓高血压的症状,但基本上都需要药物的控制;再者,目前治疗高血压所施用的药物都是化学合成药物,在临床使用上有明显的副作用,例如,利尿剂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会降低患者体内钾离子含量,使患者感觉虚弱疲倦或产生痉挛,对糖尿病患者更可能使其血糖升高;而乙型肾上腺素阻断剂则可能造成失眠、手脚疲惫、心跳减缓或气喘等症状;甲型肾上腺素阻断剂则可能造成患者晕眩、心跳加速等情形;钙离子阻断剂可能会引起心悸、便秘、头痛或晕眩等;血管收缩素转换酶阻断剂则可能会产生皮疹、味觉丧失、干咳等症状等;这些副作用对于患者会造成一定的生理伤害或是生活上的不便性,对于长期用药人来说,不啻是一种折磨。

发明内容

发明人即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心血管疾病在预防治疗的方式上仍具有许多缺陷,于是本着孜孜不倦的精神,并借由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多年的实务经验所辅佐,而加以改善,并据此研究出本发明。

本发明主要目的为将储存有远红外线能量的材料以-20~70摄氏度温度的研磨工序辗成粉末状,且其粉体的平均粒径为微米至纳米程度,使材料的总表面积增加,不仅增加远红外线的放射面积,亦可因此以纳米分散状态存在,使得放射性稳定,而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及活化细胞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发明人提出一种使具有人体远红外线波段的材料微细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将储存有远红外线能量的材料以-20~70摄氏度温度的研磨工序辗成粉末状,且其粉体的平均粒径为微米至纳米程度,优选小于100纳米;其中,材料所具有的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可为6~14微米之间,优选为8~12微米之间;借此,微细化的粉末状材料总表面积增加,不仅使远红外线的放射面积大幅增加,进而提高适于人体波长的远红外线的效果,且由于材料能以纳米分散状态存在,分散更为均匀,使得放射性稳定,而具有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及活化细胞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储存有远红外线能量的材料可选自生物化石、麦饭石、黑曜岩、水晶、石英、钻石、玛瑙、珍珠、生物贝壳、电气石、导电碳其中之一或两者以上的混合,或者是含锗矿石、含硅矿石或含钙矿石等自然界共价矿石(本发明的共价矿石理解为共价化合物矿石)其中之一或两者以上的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鸿,未经张仁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10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