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056.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0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雪刚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针,特别涉及一种塑柄针灸针。
背景技术
塑柄针灸针是针柄为塑料的针灸针。现有技术中,塑柄针灸针主要通过用胶水或注塑成型固定针丝获得。用胶水固定针丝容易产生位移偏心、长短不一致,以及生产周期长,针丝易黏上胶水,清洗时繁琐并会损坏针丝等问题,此外,该方式还存在胶水浪费严重,成本增加,一旦出现某个部分出现问题只能报废等不足。一次性成型的塑柄针灸针,由于针丝太细,镶嵌在模具中人工很大,而且针丝无法很好的固定,造成针丝长短不一的状况或压伤针丝,并且必须投入较多模具轮换浇注,否则塑柄很容易发生弯曲,生产成本很高。此外,现有的塑柄针灸针均为一体成型生产,故塑柄仅能呈一种颜色,如此,无法通过塑柄针灸针的外观来同时区别针灸针的粗细规格和长度规格,容易发生混装混用的现象,使用不够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塑柄针灸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灸针,包括针体和针柄,特别是,所述针柄包括针体固定管、具有容纳空间的针柄骨架、针柄顶杆,针体固定管收容于针柄骨架内且与针柄骨架的内壁紧配合,针柄顶杆一端部伸入容纳空间内且与针体固定管相顶触,针体的一端部穿设在针体固定管内且被针体固定管夹紧,针柄骨架上设有可供针体穿过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和优选方面,所述的针柄骨架为一端开口、另一端设有所述通孔的管状,该针柄骨架的管腔构成所述的容纳空间,针柄顶杆从针柄骨架的开口端伸入容纳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的针柄骨架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针柄顶杆也与针柄骨架的内壁紧配合。所述的紧配合例如可以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柄骨架的管腔自其开口所在端向着通孔所在端逐渐变窄。所述的针体固定管的几何尺寸与针柄骨架最宽处的管腔的尺寸一致,从而当用针柄顶杆将针体固定管顶压到针柄骨架内时,针体固定管会与针柄骨架的内壁紧配合。同时,针体固定管产生几何形状变形,达到夹住针体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体固定管可以为任意形状,针体优选穿设在针体固定管的中心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针体固定管可以由任意在挤压后有一定变形的材料制成。优选地,针体固定管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特别是有色金属例如铝;
根据本实用新型,针柄骨架、针柄顶杆的材质为塑料。
根据一个具体方面,所述的针体固定管的横截面为具有多个缺口的圆形,且多个缺口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针柄骨架与针柄顶杆的颜色不同。如此,可通过两种颜色来同时告知塑柄针灸针的直径和长度,避免混装混用,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塑柄针灸针的制作方式简单,制作时,首先将针体穿进针体固定管内,然后将针体固定管放入针柄骨架内,并同时将针柄顶杆压入针柄骨架内,将针体固定管顶到无法再继续顶下去的位置,即得。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可采用简单的方法制作,加工速度快,产品一致性好;当产品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只需报废该部分即可,其余部分仍可继续利用,节省原材料;由于装配可采用多种方式,还能节省能源。此外,还可通过将分体设置的针体固定管和针柄骨架设计成二种不同颜色,利用这二种颜色来达到既能知道针灸针的直径又能知道它的长度,避免混装混用的现象,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塑柄针灸针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大的针体固定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其中: 1、针体;2、针柄;20、针体固定管;200、缺口;21、针柄骨架;22、针柄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例提供一种塑柄针灸针,其包括针体1和针柄2。其中,针柄2进一步包括针体固定管20、针柄骨架21和针柄顶杆22三个部分,针体固定管20的材质为塑料或铝,针柄骨架21和针柄顶杆22的材质为塑料。
针柄骨架21为上端开口、下端设通孔的圆管状,且针柄骨架21自开口所在端向着通孔所在端(自上而下)是逐渐变窄的,也即,针柄骨架21的上端部的空腔处的尺寸大于针柄骨架21的下端部的空腔处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雪刚,未经吴雪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快速检测压电微天平
- 下一篇:燃气表误差曲线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