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束激发紫外光的便携式鉴定与透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114.5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渊;赵健;梁忠辉;钟伟杰;唐伟;夏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6 | 分类号: | G01N21/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激发 紫外光 便携式 鉴定 透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领域,具体涉及紫外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的电磁辐射。紫外光在电磁波谱中范围波长为10-400 nm。这范围内开始于可见光的短波极限,而与长波X 射线的波长相重叠。紫外光被划分为A 射线、B 射线和C 射线(简称UVA、UVB 和UVC),波长范围分别为400-315nm,315-280nm,280-190nm。
由于紫外线比一般的可见光更具有穿透能力,所以科学家也常以紫外线来进行透视或鉴定的工作(就好像用X光来进行健康检查一样)。例如利用紫外线来检查金属上细微的裂缝、图画的真伪、食品安全,甚至于在探索太空时,紫外线都可以派上用场。进行上述工作的设备可以称为紫外线鉴定与透视系统。
但,现有的紫外线鉴定与透视系统,体积大、价格昂贵、光源使用寿命短,难以在诸多领域进行普及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束激发紫外光的便携式鉴定与透视系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子束激发紫外光的便携式鉴定与透视系统包括一紫外光源、一显示设备以及一图像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光源采用一电子束激发紫外光源,所述电子束激发紫外光源包括一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还包括一激励源,所述激励源采用一电子枪系统;
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子枪系统的靶向方向上,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连接一电极;
所述电子束激发紫外光源还设有一用于透射出紫外线的光出射口。
通过将传统的鉴定与透视系统中的紫外光源替换为新型的电子束激发紫外光源,减小设备体积、降低功耗并且提高了特定波段紫外光的纯度。电子束激发紫外光源通过电子束为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提供电流,并通过所述电极形成电流回路。
所述光出射口的投射朝向与所述图像传感系统的图像接收朝向同向。以便于图像传感系统接收反射回来的紫外光线,呈现所需要的鉴定图像或者透视图像。
所述光出射口的投射朝向与所述图像传感系统的图像接收朝向相对,两者之间设有待检测物品摆放平台。以便于图像传感系统接收从待检测物品上投射出来的紫外光线,呈现所需要的鉴定图像或者透视图像。
所述电子束激发紫外光的便携式鉴定与透视系统还包括一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设有一蓄电池,和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的充电电路。以便于移动使用。
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生成在一反光金属层上,并所述反光金属层连接所述电极。所发出的紫外光线经过反射后从光出射口射出。
或者,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生成在一导电透明基片上,并将所述导电透明基片连接所述电极。所发出的紫外线经过所述导电透明基片透射后,从所述光出射口射出。
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包含至少两层层叠的电致发光半导体层,构成半导体发光结构。
这些电致发光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是晶格匹配的,也可以是晶格不匹配的。这些电致发光半导体层可以是有应变的,也可以是没有应变的。
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为禁带宽度不同的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从而在新组成的材料的能带结构上形成单势能阱或是多势能阱的结构。以便于提高转换效率和调控光的波长。这些势能阱结构有利于约束半导体导带和价带上的载流子于特定的能量状态上,从而达到提高转换效率的目的。
所述半导体发光结构包括至少两种不同材质的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且包含至少三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为不同材质的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
具体的可以为:所述半导体发光结构包括两种不同材质的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且包含至少三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相邻的两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为不同材质的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即,两种材质的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交替排列构成层叠式结构。
每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的厚度在1纳米到50纳米。
至少两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层叠构成所述半导体发光结构,所述半导体发光结构的厚度大于等于10nm。厚度也可以根据波段和功率的需要来具体设计。
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机构依次为第一限制层、至少两层所述电致发光半导体层、第二限制层,以及所述反光金属层,所述反光金属层上设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的反射方向朝向所述光出射口;所述第一限制层朝向所述电子枪方向。光线穿过透光的光出射口发射到外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品室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
- 下一篇:气囊式容积自动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