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8568.3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标;韩伟达;杭炳炳;顾林峰;任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双重 装置 干式壳管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机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壳管式蒸发器,具体是一种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常见于空调冷热水机组中,作为冷冻水侧的热交换器。制冷剂在管内流动,冷冻水在管外换热。为充分利用换热管面积,每个流程中有多根换热管参与换热,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冷媒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冷媒分配不均时,有的换热管分配的液体多,则液体不能完全蒸发;有的换热管分配的液体少,则液体很快蒸发完,并形成过热蒸汽,换热面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蒸发完全的带液冷媒和过热蒸汽在出气口处的管箱中混合,经出气管导出蒸发器,又对压缩机造成液冲击。为避免“液压缩”现象的发生,设计师总是增大了蒸发器的换热面积,以期减少压缩机进液量,但又造成换热面积的更多浪费。
常见的干式蒸发器结构见图1。冷媒从进液管进入前端管箱3,经过一次均液板4撞击,分散,膨胀,转向,混合进入换热管。由于液体管口径较小,距离一次均液板较近,而换热管与液体管口距离变化较大,分液不均匀情况仍然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带一次均液器或无均液器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存在冷媒分配不均匀、蒸发器出口带液、换热面积浪费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前端管箱、后端管箱、前端管板、后端管板及装配在前端管板、后端管板之间的筒体,所述的前端管箱位于前端管板前侧,所述的后端管箱位于后端管板的后侧,所述的前端管箱上设相隔离的出气管、进液管,所述的筒体上设进水管、出水管,所述的筒体内设多个换热管、多个折流板,所述的多个换热管横向布置且其后端均连通所述的后端管箱,部分所述换热管的前端经所述前端管箱连通所述出气管、其余所述换热管的前端经所述前端管箱连通所述进液管,所述的多个折流板竖向布置并交替错位,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进液管与连通的换热管前端之间安装一次均液板、二次均液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一次均液板和二次均液板均焊接在所述的前端管箱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换热管为直管换热管或U形管换热管。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换热管为内螺纹管或光管。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二次均液板为在平板上分布通孔形成,其竖向装配在所述一次均液板的后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一次均液板呈平板状并装配在所述进液管的内端。进一步的,一次均液板上开设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进液管与连通的换热管前端之间安装一次均液板、二次均液板而形成双重均液装置,液体进入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后,经过双重均液装置使液体均匀分配到每个换热管路中,从而使每个换热管路的进液量相同,换热面积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蒸发器换热效率,机组效率也得到较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二次均液板结构示意图;
图4A是一次均液板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左视图;
图5是一次均液板和二次均液板焊接在前端管箱中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出气管,2-进液管,3-前端管箱,4-一次均液板,5-二次均液板,61-前端管板,62-后端管板,7-进水管,8-出水管,9-筒体,10-折流板,11-换热管,12-后端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双重均液装置的干式壳管式蒸发器,如图2所示,其包括前端管箱3、后端管箱12、前端管板61、后端管板62及装配在前端管板61、后端管板62之间的筒体9,前端管箱3位于前端管板61前侧,后端管箱12位于后端管板62的后侧,前端管箱3上设相隔离的出气管1、进液管2,筒体9上设进水管7、出水管8,筒体9内设多个换热管11、多个折流板10,多个换热管11横向布置且其后端均连通后端管箱12,部分换热管11的前端经前端管箱3连通出气管1、其余换热管11的前端经前端管箱3连通进液管2,多个折流板10竖向布置并交替错位,在进液管2与连通的换热管11前端之间安装一次均液板4、二次均液板5。
具体的:一次均液板4和二次均液板5均焊接在前端管箱3内。换热管11为直管换热管或U形管换热管。换热管11为内螺纹管或光管。二次均液板5为在平板上分布通孔形成(参见图3),其竖向装配在一次均液板4的后侧(参见图2、图5)。一次均液板4呈平板状(参见图4A、4B)并装配在进液管2的内端(参见图2、图5),一次均液板4上可开若干个孔或是不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8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织物整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人脸识别及安全带检测的公路车辆记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