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颗粒分离机间隙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314.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曹玮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6 | 分类号: | B01D21/26;B01D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分离 间隙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粗颗粒分离机间隙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泥处理领域中如遇污水中含有颗粒较大且不溶于水的物质时,通常采用粗颗粒分离机装置进行分离,该装置采用螺旋式提升的方式有效的分离了污水中的组颗粒,但是在分离过程中如遇水中大颗粒物质较多时,超过粗颗粒分离机分离的最大负荷时,污水中的粗大颗粒无法及时分离,相当一部分沉积在污水池中,会造成粗颗粒分离机主杆磨损,甚至电机超负荷跳机。
对于此现象,通常采用停运粗颗粒分离机,并对污水池进行清泥的方式来恢复其正常工作。
现有粗颗粒分离机存在如下缺点:
1.同时面对不同的污水状况,粗颗粒分离机无法及时作出调整。
2.经常发生电机超负荷的故障。
3.粗颗粒分离机主杆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颗粒分离机间隙调整装置,根据不同的污水情况调整粗颗粒分离机的分离间隙,使得分离工作更加高效,粗颗粒分离机所在的污水池的清池周期大大的延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粗颗粒分离机间隙调整装置,其包括,底座,包括底板,安装于底板上的管体及管体上端的顶板;顶板中央开设通孔,顶板上端面沿通孔外圈还开设一圈凹槽;旋杆,设置于底座顶板上,旋杆包括本体及其两侧的手柄,本体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顶板上端面凹槽匹配的凸肩,并以此沿该凹槽旋转;本体中央开设与顶板的通孔对应的中心孔;顶杆,其下部通过所述底座顶板通孔及旋杆本体的中心孔伸入底板的管体内,顶杆与旋杆中心孔螺纹配合,顶杆顶部设T形限位部,顶杆上端与粗颗粒分离机上支座处结合,并以此向上或向下顶起或放下粗颗粒分离机。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杆本体为一圆板,与底座管体匹配。
通过顶杆与旋杆螺纹配合,当旋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实现顶杆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污水情况调整粗颗粒分离机的分离间隙,使得分离工作更加高效,粗颗粒分离机所在的污水池的清池周期大大的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粗颗粒分离机间隙调整装置,其包括,底座1,包括底板11,安装于底板11上的管体12及管体12上端的顶板13;顶板13中央开设通孔131,顶板13上端面沿通孔131外圈还开设一圈凹槽132;旋杆2,设置于底座顶板13上,旋杆2包括本体21及其两侧的手柄22,本体21下表面设有与所述底座顶板13上端面凹槽132匹配的凸肩23,并以此沿该凹槽132旋转;本体21中央开设与顶板13的通孔131对应的中心孔211;顶杆3,其下部通过所述底座1顶板13通孔131及旋杆本体21的中心孔211伸入底板11的管体12内,顶杆3与旋杆中心孔211螺纹配合,顶杆3顶部设T形限位部31,顶杆上端与粗颗粒分离机上支座处结合,并以此向上或向下顶起或放下粗颗粒分离机。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杆2本体21为一圆板,与底座1管体12匹配。
当污水中粗颗粒增多时,需进行现场人工转动调节旋杆,使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顶杆行动方向为向上,逆时针转动顶杆行动方向为向下。
随着顶杆向上向下的行动,粗颗粒分离机的分离效果也得到了调节;顶杆向上运动,粗颗粒分离机的上端被顶起,此时粗颗粒分离机适合分离含有较大颗粒的污水,或者含有颗粒较多的污水。
顶杆向下运动,粗颗粒分离机的上端被顶起,此时粗颗粒分离机适合分离含有较小颗粒的污水,或者含有颗粒较少的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