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凸轮轴和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43453.2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军;李兆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3/00 | 分类号: | F02D43/00;F01L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昱;谭祐祥 |
地址: | 201203 中国上海市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凸轮轴 信号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设置有该信号轮的凸轮轴,以及配置有该凸轮轴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中,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与凸轮轴相位传感器相互配合使用,以便测量凸轮轴的转速和位置信号,因此该信号轮是汽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信号轮一般被压配或螺栓紧固到凸轮轴的前端,信号轮与凸轮轴一同高速旋转并且做相应的加速和减速运动。因此,信号轮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其自身的转动惯量,即降低信号轮自身的重量并且优化其质心位置。否则,在信号轮的运转期间极易出现信号轮的松脱失效并且使发动机在工作时消耗更多的能耗。
通常,信号轮的设计会采用实心的内部结构,这样将使信号轮的重量变得很大并且容易使其质心位置偏离旋转中心。因此亟待寻找一种具有结构简单、设计轻便等优点的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及其它方面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该信号轮的凸轮轴,以及配置有该凸轮轴的发动机,从而进一步满足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及其他方面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其具有主盘和安装孔,在所述主盘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所述安装孔和所述主盘二者的厚度均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凸台在所述主盘的轴线方向上的厚度。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所述主盘的厚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厚度。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所述主盘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设置有拔模斜面。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所述拔模斜面与所述主盘之间的角度范围是30°~45°。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在所述主盘上靠近所述凸台处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在所述主盘上靠近所述凸台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
在上述的信号轮中,优选地,当所述缺口为两个以上时,所述缺口被设置为沿着所述主盘的周向对称布置。
一种凸轮轴,在所述凸轮轴上设置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信号轮。
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配置有上述的凸轮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可以在不影响信号轮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信号轮的自重,同时由于信号轮结构上的设计优化,使得信号凸轮的质心更靠近信号轮的轴线的位置,这样信号轮便不易从凸轮轴松脱失效,从而能够更好地向凸轮轴相位传感器传输凸轮轴的信号。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信号轮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信号轮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凸轮轴上的信号轮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它在总体上示意性地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信号轮1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信号轮1包括主盘2和安装孔3,主盘2是信号轮1的主体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安装期间可以通过安装孔3将信号轮1安装在凸轮轴(未示出)上。图1结合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主盘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四个长短不一的凸台4,其中两个凸台相对较长而另外两个凸台则相对较短,这些凸台4在本领域中也可以被称为“齿”(相应地,没有“齿”的空缺则可被称为“齿缺”),以便在信号轮工作时为凸轮轴相位传感器提供相应的信号。总体上,安装孔3和主盘2二者的厚度均被设置为小于凸台4在主盘2的轴线方向上的厚度,从附图中可见,在安装孔3上示意性地以双点划线描绘出区域a (其仅示出了从主盘轴线到主盘边缘的区域),借助于区域a能够显而易见到,在信号轮1的一侧上,沿着主盘2的轴线方向,安装孔3的高度低于凸台4,并且主盘2低于凸台4至少a区域的高度。图2中明显可见,在信号轮1的另一侧上,主盘2、凸台4和安装孔3三者位于同一平面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43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感温阀的EGR冷凝器总成
- 下一篇:铁路内燃机车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