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74363.2 | 申请日: | 2012-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淳;徐汉民;林贤昌;黄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16;H01R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改变导电端子前后两端间距大小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速附加技术)连接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电子设备中,如笔记型计算机、服务器及网络存储设备等,其是一种创新的硬盘传输接口,它采用序列传输模式,可以让信号传输距离加长,并避免高速并行传输所造成的电子干扰现象,提供了计算机性能成长的空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及可靠性,同时也改善了系统的整体动态特性。
一般现有应用于SATA的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置有信号端口及与信号端口间隔设置的输电端口,于信号端口与输电端口内设有数个导电端子,二条排线分别与组装于信号端口及输电端口的数个导电端子搭接,如此即可完成此SATA连接器。
然而,此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前后两端的间距皆为相等,因此排线的接点的间距就必须配合导电端子前后两端的间距,所以无法有效降低排线的宽度,如此不仅占空间也容易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此外,此种连接器的二条排线的另一端所搭接的连接器也要配合二条排线的接点设计而无法缩小横向空间,如此导致产品无法缩小化而且也无法降低成本,实不符合现今市场轻薄短小与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通过缩小排线的宽度,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容易导致占空间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
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与该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后端设有一插槽,该绝缘本体后面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位于该插槽下方;
数个第一端子,组装于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端子具有一弹性对接点及一弹性搭接点,该弹性对接点通过该插槽设置于靠近该第一连接部前端,该弹性搭接点设置于该凹槽,相邻二该弹性对接点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二该弹性搭接点之间的间距;
数个第二端子,组装于该第二连接部;及
一线缆,该线缆插置于该凹槽并与该些第一端子接触形成电性导通,该线缆设有数个接点,该些第一端子借由该弹性搭接点与该线缆的该些接点一对一形成接触。
该第一连接部前端设有数个沟槽,该些沟槽延伸至该第一连接部后端且连通于该插槽,该第一端子包括一干涉部、一缓冲部及一收缩部,该干涉部设于该弹性对接点与该缓冲部之间,该收缩部设于该缓冲部与该弹性搭接点之间,该干涉部固定于该沟槽,该缓冲部插置于该插槽内,该收缩部沿着该绝缘本体后面向下延伸至该凹槽,该缓冲部的宽度大于该收缩部的宽度。
该干涉部与该缓冲部位于同一平面上,该收缩部与该缓冲部位于不同平面上且该收缩部垂直于该缓冲部。
该弹性搭接点位于该缓冲部的下方,该弹性搭接点的一端连接于该收缩部,该弹性搭接点的另一端接触于该线缆的该接点,该弹性搭接点与该收缩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位于外侧的该些第一端子的数个该缓冲部朝向位于中间的该第一端子的该缓冲部弯曲延伸以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位于外侧的该些第一端子的数个该收缩部朝向位于中间的该第一端子的该收缩部弯曲延伸以缩小彼此之间的距离。
该收缩部包括一前连接段、一弯折段及一后连接段,该弯折段设于该前连接段及该后连接段之间,该前连接段连结该缓冲部,该后连接段连结该弹性搭接点,该弯折段使该前连接段与该后连接段之间平移一段距离。
该些第一端子的每个该干涉部具有相同形状,每个该缓冲部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延伸设置于该插槽内。
该绝缘本体后面上设有数个凸起部,该些凸起部位于该凹槽与该插槽之间,相邻二该凸起部的间形成一凹陷部,该收缩部设置于该凹陷部中。
该些凸起部形成于该凹槽的上侧,该凹陷部倾斜向下延伸至该凹槽,该弹性搭接点自该凹陷部延伸突出于该凹槽内。
还包括:
一壳体,组装于该绝缘本体上,该壳体固定该线缆于该绝缘本体上,该线缆为一软性排线,该软性排线设有该些接点,该些接点之间的间距对应于相邻二该弹性搭接点之间的间距,该弹性对接点的宽度大于该弹性搭接点的宽度,该插槽的横向宽度大于该凹槽的横向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结构,其利用端子的设计使得其前后两端的间距大小变得不相等,由于端子后端的间距变小使得连接的排线接点的间距也跟着变小,如此可以缩小排线的宽度,因此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容易导致占空间与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74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